近代某一条约规定:中国人与享有领事裁判权国家的国民之间的民刑案件,依被告主义原则,均由被告所属国的法院或领事法庭依所属国法律审理。这一条约可能签订于
A. 1842年
B. 1843年
C. 1895年
D. 1901年
1961年9月,在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上铁托提出:“当我们反对分裂世界的政策和拒绝这个政策所带来的一切时,我们选择了一条艰苦的道路。”这条“艰苦的道路”
A. 实质上是一种消极的中立政策
B. 体现出非集团的基本原则和宗旨
C. 是所有发展中国家的共同选择
D. 标志着世界政治多极化格局形成
《明史》记载:“成祖简翰林官直文渊阁,参预机务,有历升至大学士者。其时章疏直达御前,多出宸断。儒臣入直,备顾问而已。至仁宗而后,诸大学士历晋尚书、保、傅,品位尊崇,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阁权之重偃然汉、唐宰辅。”材料表明内阁大学士:
①入阁由皇帝选任 ②其实就是宰相 ③取得决策大权 ④地位逐渐提高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①②④
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它成功地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上打开了一个缺口;它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它是
A. 法国大革命
B. 巴黎公社革命
C. 俄国十月革命
D.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康有为利用孔子的权威来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理论的合理性,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思想家却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对封建统治思想进行了猛烈的抨击,资产阶级思想逐步成熟与完善。上述变化的根源在于
A. 民族矛盾不断激化
B. 封建制度已被推翻
C. 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
D. 资产阶级自身力量的发展壮大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
材料二孔子认为,礼乐制度的松弛、崩坏,导致社会动荡,极力主张“道(导)之以德,齐之以礼”,重建社会秩序。孔子曾把重建礼乐秩序的希望寄托在统治者身上,称:“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他一度入仕为官,以求实现其治国理想。孔子认为一个人要成为完美的人,必须用礼乐规范个人的言行举止。
——根据王钧林《中国儒学史》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孔子的思想主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孔子思想提出的目的。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