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受到“作为时代特征的冒险精神”影响的西方传教士...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受到“作为时代特征的冒险精神”影响的西方传教士,远涉重洋,揭开了中西文化交汇激荡的历史篇章。同时也掀起了一场“天儒冲突”。天儒礼仪之争,最初只是一个译名之争。基督教中的造物主Deus音译为“徒斯”,但这两个字的中文含义不明,利玛窦强调耶儒相通,采取“多与孔、孟合”的路线,将其译为“天主”或“上帝”。除此之外,礼仪之争更主要的是祭孔和祭祖问题。中国传统的家庭作为一个基本的“宗教”单位,宗教信仰的发生、传授,宗教仪式的举行多以家庭为中心。中国传统的宗教仪式主要是对祖先的拜祭。在传统的中国社会中,教师在伦理关系中处于相当重要的地位,孔夫子作为“万世师表”,被中国人当作圣人一样受到供奉祭祀。祭孔因而也是中国传统家庭伦理的重要内容。然而基督教是把尊奉和敬拜天主作为第一教义,这是其十戒中的第一条。礼仪之争由一个理论问题演变成清王朝与教廷之间的直接冲突。清朝雍正年间,终于全面禁止了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并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据刘海鸥《天儒冲突:中西方家庭伦理的初次冲撞》整理

材料二  19世纪40年代,西方列强的炮火迫使中国人打开国门,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现代化的西方文明逐渐渗入中国社会,中国传统家庭伦理遭受冲击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近代以来历次思想解放运动都提出了“婚姻革命”的口号,要求打破非人道的婚姻制度,建立起男女社交公开、恋爱自由的婚姻制度。“世事新,男女平等,文明国,自由结婚乐。”男女平等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太平天国运动、戊戌维新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中都不同程度地批判了传统的“男尊女卑”观念,把妇女问题作为改造社会的基本问题。1920年陈独秀在《男系制与遗产制》中认为中国的男子血统观念格外发达,女子地位格外低,“宁可以承继旁系的男子,嫡系的女子反没有承袭遗产的权利。”建议男女同时平等地拥有财产继承权。

——据李桂梅《略论近代中国家庭伦理的嬗变及其启示》整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末清初“天儒冲突”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这次冲突所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的知识,概括近代中国家庭伦理的新变化,并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1)表现: ①在造物主译名上,中国音译为“徒斯”,含义不明,而西方译为“天主”或“上帝”,突出其地位; ②在祭拜对象上,中国祭拜自己的祖先和万世师表的孔圣人,而西方把尊奉和敬拜天主作为第一教义; ③在政治上,清王朝与西方教廷之间发生了直接冲突,雍正皇帝全面禁止基督教在中国传播。 影响: ①客观上促进西学,特别是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并取得一定的成就; ②直接导致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中西文化交流(西学东渐)中断; ③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明末清初的士大夫的思想变化,有利于中国早期启蒙思想的产生。 (2)变化: ①倡导婚姻革命,建立人性化的婚姻制度; ②批判男尊女卑观念,主张自由恋爱男女平等; ③突出妇女地位,把妇女问题作为改造社会的基本问题; ④女子享有男子同等的财产继承权。 原因: ①中国被迫开放,西方文明(欧风美雨)逐渐渗入中国; ②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 ③中国近代民主运动不断发展; ④中国开始向西方学习,出现了思想解放运动; 【解析】 (1)表现,结合材料一“最初只是一个译名之争”“礼仪之争更主要的是祭孔和祭祖问题”“礼仪之争由一个理论问题演变成清王朝与教廷之间的直接冲突”来概括为三个方面即可;影响,主要从思想上进行分析,一是通过冲突促进西学传播,二是促进中国新思想的出现,但也造成了中国国门的逐渐关闭,落后于世界。 (2)新变化,可结合信息“提出了‘婚姻革命’的口号”“男女平等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把妇女问题作为改造社会的基本问题”“男女同时平等地拥有财产继承权”进行概括;原因,可以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进行分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南宋的太学和州县学多有名无实,朝廷只好转而支持民间或私人创办书院,以补官学之不足。自北宋初就名闻天下的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在南宋中期相继复兴。之后,各地争相效法,纷纷建立书院,延聘名师硕儒,聚徒讲学。二十几年后,蔚然成风,呈鼎盛之势。南宋书院大部分集中分布在江南之地,以江西、湖南、浙江、福建为最多。特别是朱熹、陆九渊等一批理学流派的代表人物及弟子都在江南地区讲学,遂使这些地区成为书院最发达之地。

——摘编自王炳照《中国古代书院》

材料二  清代新建的书院达781所,其中民办占9.65%,官办占78.74%,其他占11.61%。从道光年间到清末,传教士在中国创办90余所教会书院,分布在30多个城市。洋务运动后,书院“假西学为中学之助,即以中学穷西学之源”,“西学自当以中学为本而提纲挈领”。在晚清重臣张之洞设立的经心、尊经、广雅等书院中,传统经史之学占主要地位,也逐渐传播西学。甲午战后,书院仍然固守传统教育模式,以经史之学为主,以培养科举人才为取向,落后于时代需要。1901年,清廷再次发布上谕,改书院为学堂。至此,书院开始退出历史舞台,被学堂及新式学校所替代。

——摘编自韩凌燕《传统书院在近代的变革》等

(1)根据材料一,指出南宋书院的性质,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兴盛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清代书院与南宋书院相比呈现出的新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代书院变革的历史影响。

 

 

查看答案

下表为1952年新中国对高等院校进行院系调整后的相关数据。这次院系调整的主要原因是

A. 国家急需工业建设人才

B. 改变高等教育的畸形发展局面

C. 照搬苏联高等教育模式

D. 巩固社会主义改造成果

 

查看答案

1956年5月26日,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陆定一在讲话中指出:“在某一医学上、生物学或其他自然科学学说上,贴上什么‘封建’‘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无产阶级’‘资产阶级’之类的阶级标签……就是错误的。”该讲话

A. 倡导了科学文化工作政治化的倾向

B. 体现了“双百”方针的精神

C. 打破了“阶级斗争为纲”的束缚

D. 促使“科教兴国”战略提出

 

查看答案

“南方谈话”是在总结国内风波和国际变局、分析国内外形势发展和我们所面临挑战的基础上产生的,既有政治上的鲜明性和针对性,也有理论上的深刻性和创造性,它把邓小平理论提到了新的高度。这里的“新的高度”是指提出了

A. 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经济的手段

B.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

C.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 “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查看答案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社会主义的任务,合并在民主主义任务上面去完成,这个叫做‘毕其功于一役’,那就是空想,而为真正的革命者所不取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主张中国只走新民主主义道路

B. 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诞生

C. 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

D. 中国革命应该“毕其功于一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