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底,著名的建筑学大师梁思成先生曾写信给中共中央,提出要尽可能地保护中华民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如故宫、颐和园、雍和宫等。据所学知识判断,当时正在进行的与之有直接关系的战役是
A. 辽沈战役
B. 平津战役
C. 淮海战役
D. 渡江战役
1935年起,蒋介石就通过一些渠道寻找共产党进行秘密接触:令驻苏武官邓文仪找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谈判;通过中共党员董健吾秘密向中共中央转达国民党要求谈判的信息。这反映了
A. 共产国际要求国共停止内战
B. 国民党放弃了武力剿共方针
C. 外部环境推动两党关系转折
D. 西安事变推动政治局势改变
“红军主力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上征途”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A.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B. 右倾错误
C. 根据地的革命武装不够强大 D. 王明分裂党中央的结果
辛亥革命前后,中国一直处在一种“国家危机”或“权威危机”之中,不论是改革派还是革命派一直都在努力探索一种新的国家形式。辛亥革命及民国的建立,意味着传统集权官僚体制崩溃。民国实质上是一个“军绅政权”,新的中央政府仍徒具形式,在“共和”的招牌下,国家实际陷于军阀割据和长期分裂状态。材料主要说明
A. 辛亥革命不具有实质意义
B. 强化中央政府权威的重要性
C. 中华民国的局限性
D. 共和制是社会进步的重要保障
1894年,当时日本国内舆论普遍宣扬:甲午中日战争是文明之战、解放之战、救亡之战。文明之战是指一种先进文化战胜落后文化;解放之战是指解放中国、光复中原;救亡之战是指黄种人团结起来,共同对付西方。下列各项对这种观点认识最准确的是
A. 正确分析了战争爆发原因
B. 试图竭力掩盖战争的本质
C. 准确分析了中日两国国情
D. 表明中国备受侵略的事实
太平天国运动之初,曾国藩指出:“今春既交,粤盗益复猖獗,西尽泗镇,东侵平梧,二千里中,几无一尺净土。推寻本原,何尝不以有司虐用其民,鱼肉日久,激而不复反顾? 盖太吏之泄泄(闲缺)于上,而一切废置不问者非一朝夕之故矣。”据此可知,曾国藩认为太天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是( )
A. 自然灾害频仍 B. 社会治安混乱
C. 土地兼并严重 D. 官吏贪暴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