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9年,上海格致书院春季考试的一份答卷中,这样写道:“……(某人)一千八百五十九年,特著一书论万物分种类之根源,并论万物强存弱灭之理……此谓天道自然之理。”文中的“天道自然之理”指的是
A. 日心说
B. 进化论
C. 经典力学
D. 相对论
“三百年前,人类的思想还充斥着迷信和恐惧,水为什么会往低处流?太阳为什么会升起落下?这些今天看来简单至极的问题,在当时却是根本无法认识和把握的。”(《大国崛起》解说词)。能破解这些“当时却是根本无法认识和把握的”问题的科学成就是( )
A.爱因斯坦相对论 B.牛顿的经典力学
C.达尔文的进化论 D.普朗克的量子论
下列关于“人文精神的发展历程”的叙述和其所对应的历史时期,不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鲁滨逊漂流记》是18世纪上半叶欧洲最受欢迎的小说之一,小说描写了鲁滨逊和野人“星期五”在无人岛上享受没有教会、没有国王的生活。小说受到欢迎是因为它反映了
A. 人文主义者要求现世享受的精神
B. 冒险家们开辟新航路的愿望
C. 反对专制和迷信的启蒙思想
D. 工业资产阶级开拓市场的需求
“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何美德都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每一种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本质。”提倡这种“知德合一”的先哲是
A. 柏拉图
B. 亚里士多德
C. 泰勒斯
D. 苏格拉底
韩国客轮“岁月”号发生事故下沉,船长李俊锡却抛下乘客率先逃离。甲同学说:“求生本能使然,没有必要指责人家”;乙同学说:“丧失了一个船长应有的责任心,应受到强烈谴责”。如果承认他们的说法都有道理,这与谁的观点最接近
A. 泰勒斯
B. 苏格拉底
C. 普罗泰格拉
D. 亚里士多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