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虔诚地研究人的良心希望在良心里找到正义和行善的义务;他以为真理高于习俗,正义高于法律;他使道德脱离宗教。如果我们认识到那时雅典社会的宗教习俗,就不难明白他为什么不为民众所喜爱,为什么公民们对他如此的愤怒。他促使雅典社会正日益地远离古代的信仰和古代的制度。”文中的“他”应当是
A. 梭伦
B. 普罗塔戈拉
C. 西塞罗
D. 苏格拉底
明朝有学者言:“惟夫国之有是,出于群心之自然……匹夫匹妇之所是,主与臣不得矫之以为非;匹夫匹妇之所非,主与臣不得矫之以为是。”以上言论( )
A.受西方启蒙思想影响 B.强调对民意的尊重
C.主张建立法治社会 D.否定了君主制度
钱乘旦《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中这样评价理学:“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又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那么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由此可见理学( )
A. 排斥儒学以外的一切思想
B. 内容丰富、探索世界本源
C. 概括了世间所有自然规律
D. 博大精深但有一定封闭性
董仲舒再三提醒君主在利益之上还有正义,在力量之上还有良心,在权力之上还有“天”在临鉴。宣传君主政令失误、不遵道德、不行仁义,“天”就会以灾异示警,其实就是在权力已经无限的君主之上再安放一个权力更加无限的“天”。这带来的直接政治效果是
A. 巩固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 推动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C. 制约了君主的专制权力
D. 形成“天人合一”的哲学观
明代德清禅师曰:“为学有三要: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此三者,经世、出世之学备矣,缺一则偏,缺二则隘,三者无一而称人者,则肖之而已。”德清禅师主张( )
A.做学问要阅读经典名著
B.做学问要懂做人的道理
C.做学问先要学会做人
D.读书要全面,不可偏废
(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地方行政制度的创新是加强中央集权的重要举措。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战争水平不高,崇山峻岭、长河大川都是天然的防守工事。因此如岭南山地,如四川盆地,如山西高原,都是地理条件极佳的割据区域。……元代的省……无视历来与划界密切相关的几条最重要的山川边界一一秦岭、淮河、南岭、太行山一一的存在,……陕西行省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湖广行省以湖南、湖北为主体而又越过南岭有广西;江西行省也同样跨过南岭而有广东;……至于江浙行省,乃从江南平原逶迤直到福建山地。
——周振鹤《犬牙相入还是山川形便?—历史上行政区域划界的两大原则》
材料二 新英格兰出现的骚乱,我们商业上的不景气以及笼罩全国各地的那种普遍的低迷消沉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如果不是完全的话)归咎于最高权力机构的无权。
——华盛顿1787年给友人的信
材料三 中央对地方实行严格管理,国家官员在君主面前,永远只能处于被管理被驱策的地位,决不能按自己的意图或根据客观条件运用独立的治理权。
——摘自《中国政治制度史》
回答: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归纳元代行省划界的原则及原因。
(2)依据材料二指出美国独立之初面临什么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和美国的中央集权制度有什么不同?从中有何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