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年前还统治全球的欧洲大陆的前途这时似乎是暗淡的、危险的。但20世纪50年代后,东欧和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美苏短暂的首要地位让位于一种新的多元化社会。这实质上意味着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至少从政治上来看是如此。”上述材料意在说明
A. 多极化格局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B. 美苏两极格局已被多极格局所取代
C. 世界格局即将呈现“一超多强”局面
D. “冷战”时期已呈现政治多极化趋势
“支持我们担当国际领导的支柱是我们的民主思想和价值观所产生的力量……因此,全世界走向民主和自由市场的走势有利于促进美国的利益”。材料反映了美国
A. 致力于推进人类民主化进程
B. 积极承担领导世界的职责
C. 打着“民主”旗号谋求霸权
D. 致力于推动全球一体化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欧洲民族主义情绪上升。戴高乐支持发展核武器、制定泛欧洲外交政策、努力减少美国和英国的影响、促使法国退出北约。随后,意识形态的前哨国家西德也违反美国意愿,缓解了与东德的关系,实施“新东方政策”。这表明当时
A. 法德外交政策已脱离冷战轨道
B. 西欧离心倾向冲击了两极格局
C. 法德两国已足以与美国相抗衡
D. 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
“为结束自己大陆上的战祸所做的努力预兆并催生了近代世界的智慧:避免对绝对价值做出评判,转而采取务实的态度接受多元世界,寻求通过多样性和克制渐渐生成秩序”。这是亨利·基辛格在《世界秩序》中对某一国际组织做出的评论。下列选项中能够体现其“近代世界智慧”的是
A. 欧洲共同体成立
B. 两极格局的形成
C. 雅尔塔体系的建立
D. 关贸总协定的建立
1950年,美国麦卡伦法案规定:共产党各组织成员不得领取出国护照;司法部长认为国家处于紧急状况时,可以逮捕任何“可能阴谋进行间谍活动及破坏行为”的人。时任美国总统的杜鲁门否决了该法案,但国会以多数票再次通过。这反映出美国
A. 把“冷战”的重心转移到国内
B. 在“冷战”中处于弱势地位
C. 公民的权利受到严重侵犯
D. 抛弃了杜鲁门主义的原则
美国当局认为,共产主义“成为世界上一切邪恶的根源。在任何地方发生的每一次变动中——像章鱼那样身在莫斯科,触角则伸到世界最远的各个角落”。美国当局如此考虑从本质上看是因为
A. 社会主义制度影响国际安全
B. 整个世界都被苏联操控中
C. 维护世界和平,大国担当责任
D. 国家利益的冲突,社会制度的对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