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雅典,不少人对以“人是万物的尺度”为核心观点的智者学派持反对态度,他们最有可能担心智者学派的活动会
A. 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
B. 引发外族入侵和奴役
C. 导致雅典人口的流失
D. 危及社会秩序和道德
顾炎武认为儒家的本旨,“其行在孝悌忠信”,“其职在洒扫应对”,“其用之处在出处、去就、交际”,“其施之天下在政令、教化、刑罚”,“今传于世者,皆外人之学,非孔子之真”。这折射出顾炎武
A. 对理学和心学的彻底否定
B. 从传统儒学遗产中寻找出路
C. 对传统儒学的考证辨伪
D. 以孔孟儒学来维护君主专制
“心者,万事之原也。人之一心,得其正,则事事皆得其正。心或不正,则无一事得由于正。”(《朱子语》)这则语录所阐发的是
A. 心外无物的世界观
B. 克已省身的修养论
C. 推已及人的处世观
D. 格物致知的方法论
早期儒家的君臣关系是以“义合”,所谓“从道不从君”。但是汉武帝时历史上第一个“封侯拜相”的儒生公孙弘却“每朝会议,开陈其端,令人主自择,不肯面折庭争”。《史记》载:“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该材料反映了
A. 儒学在民间开始成为显学
B. 公孙弘并非真儒者
C. 儒学的法家化和政治化
D. 儒学独尊地位得到巩固
下边是《中国历代经典宝库》丛书的部分书目,其中1、3、5对应的著作是
A. 《论语》《老子》《韩非子》
B. 《论语》《墨子》《韩非子》
C. 《孟子》《韩非子》《墨子》
D. 《墨子》《论语》《韩非子》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随着唐朝的发展,由少数民族将士组成的“蕃兵”“蕃将”,成为唐朝开边拓土的重要力量,高丽人高仙芝出身于将门之家,唐玄宗开元后期出任安西都护府,镇守西域,天宝六年(747),高仙芝率一万骑兵,历经艰难险阻,长途奔袭阻断西域商路的小勃律(今克什米尔境内),俘其国王,经此一役,“诸胡七十二国皆震慑降服”。
天宝八年(749),高仙芝以石国(依附于唐朝的西域小国)不守番薯之礼为由,率军征讨,大肆杀掠,掠得大量金银珠宝,皆入其家。石国王子召引大食(阿拉伯帝国)军队进攻唐安西四镇,与高仙芝率领的唐军战于暹罗西域(在今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境内),唐军大败,自此,唐朝在西北疆域的扩展受阻。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高仙芝成为唐朝名将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书高仙芝的功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