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之际,黄宗羲提出振聋发聩的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顾炎武揭示了“私天下”的危害,王夫之则猛烈抨击“孤秦”、“陋宋”。上述思想
A. 体现了“托古改制”
B. 体现了“经世致用”
C. 带有民主启蒙色彩
D. 反对君主专制制度
战国时期,“诸子蜂起,百家争鸣”局面出现,原因是当时
A.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B. 旧制度日趋衰落
C. 出现新的经济因素
D. 贵族垄断了教育
关于经济全球化的认识,悲观主义者说:全球化是陷阱。乐观主义者说:全球化是馅饼。还有人指出经济全球化下,经济蛋糕是做大了,但是在分配经济蛋糕时,“大蛋糕分给富人,其他人只得到面包屑”。这反映了
A. 经济全球化只是发达国家受益
B.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C. 经济全球化不适合发展中国家
D. 经济全球化是发达国家主导
在罗斯福推行“新政”期间,一些保守派人士攻击“新政”是搞“社会主义”,美国商人联名签署反对新政的宣言书中称“新政”为“恶作剧”,美国最高法院两次判决“新政”的一些重大措施是“违宪”而加以废止。这反映了
A. 罗斯福企图把美国改造为社会主义国家
B. 美国总统的权力受到最高法院的制衡
C. 罗斯福新政遭到某些美国民众的误解和反对
D. 罗斯福新政因最高法院的反对而失败
1928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并未受到美国人的关注。4年以后这种情况发生变化,美国出版了大量关于苏联的著作,如《俄罗斯的黎明》《俄国今日:我们从中能学到什么?》。当时,美国人关注苏联的原因是
A. 经济危机对美国造成巨大破坏
B. 苏联的公有制显示出优越性
C. 社会主义运动在美国蓬勃发展
D. 苏联的工业化取得显著成就
英国18世纪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但1816年以后死亡率上升,1831-1841年,工厂集中的伯明翰每千人死亡率由14.6上升到27.2,利物浦由21上升到34.8、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是
A. 城市环境极其恶化
B. 化学工业污染严重
C. 人口膨胀食物短缺
D. 医疗技术水平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