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64年1月,中国与法国建交,这一事件在世界上引起强烈反响。被舆论称为“外交核...

1964年1月,中国与法国建交,这一事件在世界上引起强烈反响。被舆论称为“外交核爆炸”。法国成为西方第一个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也成为当时唯一能与中美苏三大国同时对话的国家,外交空间顿时豁然开朗。下列对此解读确的是

A. 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开始出现裂痕

B. 促进了西欧国家进一步走向联合

C. 推动了新中国外交出现了新局面

D. 昭示中法两国外交独立自主特性

 

D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法建交后,法国依然站在资本主义阵营,西方资本主义阵营没有因此出现裂痕,故可排除A;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我们无法得出“促进了西欧国家进一步走向联合”的结论,故可排除B;新中国外交出现了新局面是在20世纪70年代,故可排除C;材料反映了中法两国从国家利益出发而建立外交关系,体现了中法两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故此题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目前的形势下,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加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的相互合作,并拟定民主政府的施政纲领,业已成为必要,时机亦已成熟,……但欲实现这一步骤,必须先邀集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的代表开一个会议。”这次会议

A. 讨论确立了新型国家的架构

B. 探讨和平建国坚决避免内战

C. 决定开展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D. 制定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

 

查看答案

“列宁的讲话遭到孟什维克党人的强烈反对。布尔什维克党内也有很多人不理解。他们认为当前的任务应是巩固工农革命民主专政,而不是争取建立无产阶级专政。”这一情况说明了

A. 十月革命后党内路线之争十分激烈

B. 俄国二月革命的条件并未十分成熟

C. 革命党人未对临时政府有清晰认识

D. 苏维埃已经掌握了俄国的主要权力

 

查看答案

1912年宣统帝退位诏书中清室退位是有前提的,这个前提是清帝逊位让与的对象只能是共和立宪之国体,即中华民国﹣﹣人民的共和国,而不能是另一个王朝,另外一个一家一姓之皇帝。这表明此诏书

A. 蕴含一定的契约精神

B. 宣统帝认同民主共和政体

C. 彰显权利与自由原则

D. 标志民主共和政体的建立

 

查看答案

《申报》1894年8月4日报道:“中国之地虽十倍于日本,中国之人虽数十倍于日本,而中国不见甚强,日本不见甚弱,何也?以日本之能专心西法,一切政教号令皆一遵夫泰西之所为,自维新以来,寝寝乎称雄于东海,而泰西诸国亦皆喜其能拜下风也。”这种观点

A. 为清廷妥协派提供依据

B. 揭示甲午战败的根本原因

C. 主张学习日本变法维新

D. 反映了国人示弱怯战心理

 

查看答案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通过后,总统马歇尔•麦克马洪企图将他不喜欢的但得到议会支持的一位总理解除职务,他的这个打算落了空。麦克马洪进而解散议会,并举行了一次新的选举。可拿破仑三世变第二共和国为个人独裁的事实人们尚记忆犹新,其结果是在1877年,总统、内阁和议会的责任得到进一步澄清。史论者一般认为该历史事件

A. 维护了“议会至上”的原则

B. 使总统成为名义上的国家元首

C. 形成了内阁向总统负责的传统

D. 充分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