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指出:“似乎欧美各国应该家给人足、享乐幸福……然而试看各国的现象……富者极少,贫者极多。”鉴于此,他提出的主张是
A. 驱除鞑虏
B. 平均地权
C. 创立民国
D. 扶助农工
诗人徐志摩(1897-1931)说:“在24岁以前,我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我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社会契约论)的兴味”。这段经历可以作为个案反映
A. 当时的青年知识分子并不重理轻文
B. 新青年追求“德先生”和“赛先生”
C. 当时“文学革命”的影响还不大
D. 新文化运动得不到知识分子认同
郭嵩焘说:“西洋立国以政教为本;日本仿行西法,大小取法泰西,月异而岁不同;中国考求洋人末务而忘其本,自以为安。”这表明他认为
A. 西方技艺是“末”,中国纲常伦理是“本”
B. 日本在学习西方问题上没有触及根本
C. 必须整饬纲常伦理,学习西方技术
D. 既要学习西方技术,又要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孔子改制考》一刊登,在封建士大夫的各个阶层中间都掀起了轩然大波。之所以如此,主要由于资产阶级维新派
A. 主张尊孔,恪守孝道 B. 师夷长技,付诸实践
C. 否定专制,宣传变革 D. 宣扬共和,驱除鞑虏
欧美国家率先实现了从有机物经济向无机物经济的转变,即生产活动中的动力来源从动植物向矿物的转变。直接推动这一转变的是
A. 牛顿经典力学
B. 达尔文进化论
C. 蒸汽机
D. 计算机
古语云:“潮者,据朝来也;汐者,言夕至也。”能对这一自然现象作出科学解释的是
A. 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
B. 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
C. 普朗克的量子理论
D.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