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阶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 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

B. 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

C. 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

D. 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

 

C 【解析】 武则天时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就有加强皇权的色彩,而与此同时,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明显是为了更好地控制中央的官员,以加强皇权,故选C,排除A;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并没有使得这样的官员迅速晋升,只是给了其参与议政的权力和机会,故B不符合题意;题干中参与议政的宰相数量增多,是在弱化宰相参政议政的职能,而不是强化,故排除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唐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后来发生了两种变化:一是皇帝选拔中级官吏出任宰相;二是执掌行政职能的尚书省地位下降,与决策职能相关联的中书省、门下省地位上升。这表明

A. 三省六部制基本上已被废除

B. 政府的行政效率极大提高

C. 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有所调整

D. 中书省、门下省决策权扩大

 

查看答案

西汉初年,刘邦封置诸侯王国.封子弟为王,功臣为侯,并规定非刘氏不王.非有功不侯。这表明刘邦推行分封制意在

A. 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B. 继承西周的政治体制

C. 确保皇位传承稳固    D. 否定秦朝的政治体制

 

查看答案

著名史学家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中说:“中国历史,二千年前是封建政治,后二千年是郡县政治。”这两种“政治”的根本区别主要集中于

A. 地方的管理方式上

B. 选拔官员的方式上

C. 经济政策的制定上

D. 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上

 

查看答案

钱穆先生在其《中国文化导论》中说:封建社会是各有封疆的,各各关闭在各自的格子里面……诸侯们各自涨破了他们的各自格子,……郡县的新国家,便逐渐形成,其姿态与性质,与旧的封建国家决然不同。到战国时,七国乃至九个大强国,几乎全是郡县的新国家了。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 分封的诸侯国是小国寡民

B. 战国产生了中央集权国家

C. 各国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命

D. 郡县出现适应了争霸需要

 

查看答案

荀子曰:“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为达到引文的效果,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

A. 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制

B. 设立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C. 设立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

D. 设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