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34年,红七军团高举北上抗日的旗帜,从中央苏区向闽、浙、赣、皖诸省挺进,后与...

1934年,红七军团高举北上抗日的旗帜,从中央苏区向闽、浙、赣、皖诸省挺进,后与新红十军会师,开辟了浙闽边根据地。其意图是

A. 配合苏区第四次反“围剿”

B. 缓解中央红军的军事压力

C. 威胁苏杭等日伪中心城市

D. 保护淞沪战场的战略侧翼

 

B 【解析】 红七团离开中共苏区转战闽、浙、鞔、皖诸省并开辟新的浙闽边根据地,这种远离主战场的作战计划显然并不是配合苏区的第四次反“围剿”,故A项错误;为了“剿灭”红七团开辟的新的革命根据地,国民党反动派不得不抽派军队前去镇压,这就会减少其在第五次“围剿”中的机动兵力,从而有利于缓解中央红军在正面战场的军事压力,故B项正确;苏杭等日伪政权出现是在40年代初,故C项错误;淞沪战争爆发于1937年8月,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民国初期,政府开始在县下增设区级政区。除行政机关外,传统的乡族和工会、民团、党派等新式社团也参与管理。这表明

A. 基层治理主体多元化

B. 中央集权开始瓦解

C. 新式社团代行行政职能

D. 政党政治初显雏形

 

查看答案

1916年,在全国产业工人中男工约有39万,女工约有24万,其中仅江苏、广东、山东、安徽、浙江五省女工就达20余万人。据此推断,上述五省

A. 城市化进程加快

B. 妇女地位显著提高

C. 轻工业相对发达

D. 政府鼓励女性就业

 

查看答案

武昌起义后各省纷纷独立,这些省份的社会群体参与公推本省都督的情况见下表。由此可见

省别

参与公推的群体

省别

参与公推的群体

湖北

革命党人、部分咨议员及珅商代表

浙江

各界代表

湖南

革命代表、省城士绅、商警各界代表

江苏

党人代表、新军、官绅

陕西

革命党人、新军

广西

咨议员、革命党人、新军

贵州

省城各机关及团体代表

安徽

咨议员

山西

起义领导人、学界、警界代表

广东

各界代表

云南

军、政、学、商各界代表

福建

福建同盟会分会

江西

新军、绅学各界

四川

士绅和军官

 

 

A. 共和制度正式确立

B. 地方势力割据自立

C. 南方力量走向联合

D. 民主政治渐成潮流

 

查看答案

1905年11月,应清政府约束留日学生政治活动的要求,日本政府颁布“取缔规则”。此举引发了中国留学生的罢课退学风潮,迫使日本当局暂停实施“规则”。这一事件(  )

A. 加剧中日外交冲突    B. 促成同盟会的成立

C. 推动革命思想传    D. 引发抗日救亡思潮

 

查看答案

与古代商业行会不同,中国近代的商人组织打破了传统的行业、血缘、地缘限制,更积极参与社会政治事务。这种变化反映了

A. 传统抑商政策走向没落

B. 行业之间的竞争加剧

C. 实业救国思潮空前高涨

D. 商业经济的地位提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