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1月,毛泽东在《八路军军政杂志》发刊词中指出:“八路军的这些成绩从何而来……友军的协助是明显的,没有正面主力的英勇抗战,便无从顺利地开展敌后的游击战争;没有同处于敌后的友军之配合,也不能得到这样大的成绩。”据此,毛泽东旨在
A. 肯定正面战场对敌后战场的支持
B. 赞扬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的贡献
C. 突出游击战在抗日战争中的战略地位
D. 高度概括了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1937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国共合作宣言》中郑重承诺:“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这突出说明了当时中国共产党
A. 放弃了自身的奋斗目标
B. 改变了对国民党的认识
C. 以中华民族的利益为重
D. 实现了与国民党的合作
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党中央就确立了“持久战略”,提出“‘以空间换时间’,‘一心一德’抗战下去,以承接中国问题随世界战争结束而解决的自然机运。”由此可见,其与中共提出的“持久战”方略最大的不同在于
A. 准备做出巨大的牺牲换取胜利
B. 积极配合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
C. 依靠国际力量取得最后的胜利
D. 单纯地依靠政府和军队消极抗日
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的合作都并非偶然的结果,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之下,在共同的利益基础之上,以追求共同的或者相对一致的政治目标为出发点而展开的合作。其共同的利益基础指的是:
A. 打倒封建军阀进行民主革命
B. 反抗外来的侵略实行民族革命
C. 维护共同的国家和民族利益
D. 维护国共两党共同的政治目标
本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采取的方针经历了从“反蒋抗日”到“逼蒋抗日”再到“联蒋抗日”的变化,这一变化的依据不包括
A. 共产国际的影响
B. 特定环境下的阶级矛盾服从民族矛盾
C. 国民党和人民对立的立场已经改变
D. 国民党内部分化加剧
中共中央于1935年11月发表的《抗日救国宣言》提出“不论任何政治派别……只要他们愿意抗日反蒋者”,均愿与之合作。1936年9月1日,中共中央提出要争取国民党和蒋介石合作抗日。导致这一政策变化是因为
A. 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
B. 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C. 中国共产党以全民族利益为重
D. 国民党放弃了反共和内战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