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亚里斯多德《政治学》:“公民……不遗余力地献身国家,战时献出鲜血,平时献出年华,...

亚里斯多德《政治学》:“公民……不遗余力地献身国家,战时献出鲜血,平时献出年华,他没有抛弃公务照管私务的自由……相反,他必须奋不顾身地为城邦的福祉而努力。”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 公民具有同一血缘

B. 公民是政治统治者

C. 公民具有献身精神

D. 形成了公民共同体

 

B 【解析】 试题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在希腊并不全体人民,而是有公民身份的男性成员,实际是奴隶主,他们行使统治权,他们要维护统治,必须要维护城邦,因而B项正确。A项错,因希腊商业发达,氏族瓦解早,公民不是以血缘划分的。而C项只是说“公民具有献身精神”,并不能说明献身精神的来源,不对。而D项“形成了公民共同体”也不是原因,因如果“公民共同 体”是没有权利的,他们也不会维护它,故D项不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古代加强皇权的措施中,常以内侍、贵戚监督逐渐代替重臣,以近臣演变为重臣,以辅佐皇帝办事的部门发展为正式的国家机关。以下机构体现这种方式的是

A. 中书门下内阁军机处

B. 中朝内阁军机处

C. 中朝中书门下内阁

D. 尚书台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

 

查看答案

宋朝有一条规矩,“官员不入酒肆”,一旦发现官员在酒店吃喝,不管公款私款,即刻遭到御史弹劾,重则罢官免职,轻则纪律处分。另一条规矩是:王公贵族“不得取食味于四方”,即不得向各地索要特产和美味佳肴。这些规矩产生的积极作用是

A. 遏止了官吏横征暴敛

B. 形成严密的反腐机制

C. 君主有效控制了臣属

D. 便于约束权力的滥用

 

查看答案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讨论汉唐宰相制度的差异时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最高议事机关称政事堂,一切政府法令,需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决议,送进皇宫画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这则材料说明

A. 政事堂不掌握实际权力

B. 皇帝权力被严格限制

C. 机构设置重叠,官员冗滥

D. 宰相权力被分散削弱

 

查看答案

《论语·卫灵公》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以下践行了孔子这种人生选择的是

A. 王位世袭制

B. 世卿世禄制

C. 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

 

查看答案

秦及西汉初年,皇帝总是与丞相商议政事,御史大夫为丞相之副,协助丞相参与决策,凡军国大事均有二府共同管理。西汉成帝以后逐渐形成了非经尚书台起草便不是诏书、百官可拒绝执行的制度。这反映了

A. 君主专制不断加强的趋势

B. 皇帝与大臣共治天下

C. 国家权力运作渐趋理性化

D. 扩大了政权开放程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