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一史学家在《中国近代史》中说,当时我们只要了白菜,而没有要到种子和种植方法。通商贸易,没有按规则出牌;经济改革,也没有走完该走的路。对题干所述“当时事件”的相关理解和认识,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A. “渔”胜过于“鱼”,学习西方,要讲究策略
B. 尽管不够全面和彻底,但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
C. 从中可看出,作者对“当时事件”评价不太高
D. 折射出了“当时事件”学习西方认识上的偏差
魏源的《海国图志》说:“机房织造不用手足,其机动以火烟,可代人力。以羊毛与棉花纺成洋布、大呢、羽毛,皆自然敏速。……其广推贸易之法,有火轮船航河驶海,不待风水。用火车往来,一时可行百有八十里。”这表明《海国图志》
A. 推动了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传播
B. 促进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诞生
C. 改变了中国闭关锁国的社会现状
D. 有利于打破闭塞自大的思想藩篱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80年来,中国人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开始,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这表明,先进的中国人( )
A. 借助西方文明应对工业文明的冲击 B. 学习西方“器物”维护封建制度
C. 吸收西方启蒙思想以革新政治体制 D. 引进民主和科学来改造传统文化
晚清驻英公使郭嵩焘指出:“西洋立国二千年,政教修明,俱有本末,与辽、金崛起一时,倏盛倏衰,情形绝异”。这反映了郭嵩焘
A. 突破了封建专制统治的束缚
B. 放弃了“中体西用”的思想
C. 力图处理东西方的矛盾冲突
D. 对传统夷夏观念的理性批判
清初,徽戏、汉戏、昆曲、秦腔等一些剧种在北京“百花争艳”。道光年间,在吸收这些剧种优点和特长的基础上,京剧正式产生。京剧的形成过程反映出
A. 北京城戏剧创作水平全国领先
B. 专制统治抑制了文化的多元性
C. 政治中心对文艺的集聚与融合
D. 地域特色文化不适应时代需求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京剧艺术中人物的脸谱( )
A. 真实再现了客观历史 B. 固化了大众的历史认知
C. 正确评断了历史人物。 D. 提升了历史人物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