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关于工业革命的研究,有些学者提出用“起飞”、“原工业化”或者“勤劳革命”等概念替...

关于工业革命的研究,有些学者提出用“起飞”、“原工业化”或者“勤劳革命”等概念替代“工业革命”,研究流派就有社会变革学派、工业组织学派、宏观经济学派、技术学派、能源学派和消费学派等众多学派。据此可知,关于“工业革命”的研究

A. 导致民众史学认识的混乱

B. 拓展不同视角并趋于全面

C. 削弱工业革命的历史地位

D. 注重学科交叉领域的融合

 

B 【解析】 材料不同的视角对工业革命进行研究,并形成多种学派,故B项正确。不同的角度研究某一个问题并不会导致认识的混乱,故A项正确。工业革命的历史地位不因史学研究视角的不同而被削弱,故C项错误。材料并没有谈到融合,故D项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从1585年到1604年,英国每年至少有一百到两百艘国家授权的武装商船出海,他们专门在大西洋和加勒比海劫掠西班牙运输船队。这一现象出现的背景是

A. 工业革命需要寻求大量原料

B. 英国已夺得世界的殖民霸权

C. 新航路开辟后多国殖民竞争

D. 新航路转移促进了贸易的繁荣

 

查看答案

英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保护性的重商主义政策,从17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实行的《航海条例》到1815年颁行的“谷物法”都体现了这一政策。但到1846年废除了“谷物法”,“航海条例”也在1849年被取消了。这说明当时英国

A. 积极应对国际竞争,完善自由市场制度

B. 废弃重商主义政策,国家干预经济盛行

C. 保护新贵族的利益,积极开拓国内市场

D. 已经完成工业革命,工业资产阶级掌权

 

查看答案

“17世纪的新兴势力——尼德兰、瑞典、英国、法国都在北部。一些成长神速的城市也一样——阿姆斯特丹、巴黎、伦敦。相比之下,地中海显得停滞不前。……16和17世纪在欧洲北部做生意比在欧洲南部有着无可争议的优势。”这里的“优势”主要是指

A. 工业资本取代商业资本

B. 垄断性贸易公司的建立

C. 最终确立世界殖民霸权

D. 欧洲新贸易中心的形成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代康乾时期农业高度发展。政府大力鼓励垦荒,此时全国新地面积上升到10亿亩以上。康熙帝亲自在宫中反复试种早熟的福种“御稻米”,以此带动农业技术发展。人们还创造了复种套种、多熟轮作等新作方法。此外,农作物品种方面最具革命性意义的是番薯、玉米、马铃薯的推广,这成为人口飞速增长的重要条件。防范水旱灾害成为农业发展的重大难题,乾隆皇帝就曾在谕旨中说:“河工关系民生者甚巨,苟有裨益,虽费帑金一二千万,亦非所惜。”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元明清卷》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外国机制农产品全蜂拥而至,中国农业、手工业受到冲击。纺织工业需要进口大量的棉花作为原料,造成了大量资金外流。对外贸易方面,中国传统农业日渐失去竞争优势。1877年的《华北捷报》认为:“印度制茶较中国优越的地方在于改良的机器、最好的焙制技术及专家监督的大茶园。”1895年,康有为建议清政府设农商局于京师。袁世凯也上书呼吁,“中国想讲求地利,开辟利源,非效法西方创办农业学堂、培养农业人才不为功”。1897年,罗振玉主编《农学丛书》时,既有欧美、日本农业生产新技术,又有传统农书和我国农民生产经验的总结。

——摘自任耀飞《中国传统农业的近代转型研究》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康乾时期农业发展的表现及原因。

(2)根掘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晩清农业的新变化及其影响。

 

查看答案

二战后期,美国力图在战后建立一个“广泛而永久的普遍安全制度”,苏联也希望建立新的国际组织来“保证一个持久和正义的和平”,在美苏主导下,以“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为宗旨的联合国建立起来。这表明

A. 美苏在战后拥有广泛的共同利益

B. 美苏都希望建立自己主导的世界秩序

C. 维护和平的理念顺应了国际发展大势

D. 两种社会制度的国家能够永久和平相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