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选修2: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世纪末,从南北战争痛苦阴影中走出的美国,垄断资本已具相当规模,其商品的出口能力完全能同欧洲列强抗衡。西奥多・罗斯福一再表示,希望美国人能够有“远大眼光”,担负起“领导世界”的责任。与美国相比,曾经逞强一时的西班牙日渐衰落。1895年初,西班牙殖民地古巴爆发了约·马蒂领导的反殖民统治起义,其他反抗斗争也在古巴各地此起彼伏。1898年4月25日,美西战争爆发,战争只持续了10个星期,衰落的老牌殖民帝国西班牙不堪一击,美军迅速赢得了这场所谓“小而辉煌的战争”的胜利,取得了对古巴和菲律宾的控制权。随之把目光转向东方,为了维护其在华商业利益,1899年9月,美国国务卿海约翰提出对话国际贸易原则,主张在中国享有势力范围的各大国应该一视同仁地将各通商口岸向所有贸易国开放,任何势力范围或通商口岸不得实行贸易的歧视性待遇。1900年2月,各列强国家先后表示赞同。
——摘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二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西战争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西战争的历史影响。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经过地税改革,到1875年,地税收入5000万日元,占国税总额88%,地税占农民收获量34%,负担沉重。
明治政府的一个问题是在过多地牺牲农民利益使工业化取得一定成效以后,没有及时调整政策。农民的贫困和资源的贫乏也意味着国内的市场和原材料有限,于是政府就用对外扩张来寻找劳动力、市场和原材料。
——据陈杰《明治维新一改变日本的五十年》等
材料二 要对抗西欧列强,就必须树立一君万民的中央集权化的明治政府,让局限于各藩国的民众意识,归属到日本统一的“旧本国民”意识上来。然而,当时西欧传来的“国民”,对日本人而言是极为抽象的概念,让民众浸透到这种外来的国民意识中非常困难。面对意识形态危机的明治政府,就推出了民众容易理解、容易接受的万民是天皇陛下臣民的理念,由天皇精神作为中流砥柱统一诸藩,实现日本的国民国家意识和国民意识的统合。
——宗泽亚著《明治维新的国度》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日本明治政府牺牲农民利益的原因及其影响。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指出危及日本中央集权统治的因素及明治政府的对策。
材料 有学者指出: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为科学,在于它始终把自己视为一个开放的和发展的理论体系,并不断根据新的实践经验予以丰富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还应坚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提出新理论,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不断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推向前进
——赵湘江《把社会主义作为科学来看待和研究》
在①和②两个问题中任选其一作答。
①提炼一个观点,结合20世纪初,列宁领导苏俄革命和建设的史实加以论证。
②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在新时期进行理论探索的史实加以论证。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25年,英国爆发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第一次经济危机。不断扩大商品市场、增加廉价原料供应,成了英国资本主义继续发展生死攸关的问题。英国国内旧的保护关税的制度问题则日益凸显起来。1776年,亚当·斯密出版了《国富论》,在此书中,他尖锐地抨击了重商主义的保护政策,提出以“自由贸易”来代替以前的商业竞争。1852年,“国会以468票对53票正式通过自由贸易原则”。同年,免除关税的货物达123种,以后15年,除茶、酒、可可外,其余关税一律免除。
——摘编自李自更《试论英国自由贸易政策》
材料二 西方列强对我国进口税规定了“值百抽五”的统一低税率,在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于物价上涨,“值百抽五”的税率虽经四度修订,但实际税率仍未达到3%,即使在1901年《辛丑条约》对税则进行修订后的最初几年里,也从未超过4%。同时,极低的子口半税(注:也称为子口税,是近代中国对洋商征收的一种内地关税)也是我国低关税的重要组成部分。《天津条约》中的子口税制度规定,外国商品除了在输入中国时享受不变的低关税特权以外,从1858年起,还可以缴纳2.5%的子口税后,随意输往中国各地,不再负担任何征课。
——摘编自冯杨《低关税与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确立自由贸易原则的原因及其对世界经济发展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近代低关税对中外经济发展的影响。
英国于1931年11月颁布《非常进口税法》,对于特定商品征收最高达100%的歧视性高关税。1932年2月,英国议会通过了一项新的进口税法案,规定将对一般进口商品增收10%的从价税,对大多数工业品实际征税20%,而对钢铁奢侈品等征税更高。可见当时英国
A. 坚持自由贸易的政策
B. 国家干预优势凸显
C. 提高关税应对贸易战
D. 大萧条使社会混乱
十月革命后,美国政府外交上不承认苏联。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民众掀起承认苏联运动,大部分美国报纸也赞成美苏关系正常化。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经济大危机的影响
B.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 法西斯侵略的扩大
D. 罗斯福新政的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