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1933年,乌克兰发生粮荒,斯大林动用警察、国家安全机构强行征粮,致使乌克兰地区约400万人因缺粮而死亡。对此苏联政府不但不予以粮食援助,而是继续向该地区征粮。斯大林此举旨在
A. 备战反法西斯战争
B. 保证工业化的优先发展
C. 消除城乡之间差别
D. 推动农民走集体化之路
1933年伦敦经济会议期间,美国国务卿赫尔和李维诺夫就涉及两国经济关系的问题交换了意见,之后,美国政府向美出口商提供400万美元的贷款,作为向苏联倾销棉花所需要的资金。这种做法
A. 使美国摆脱了大萧条
B. 使苏联完成了工业化
C. 有利于改善美苏关系
D. 为美苏结盟奠定基础
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写道:“表面上高高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国家政权,实际上正是这个社会最丑恶的东西,正是这个社会一切腐败事物的温床。”马克思的批评意在赞扬巴黎公社的哪一举措
A. 民主选举产生的公社委员会是最高权力机构
B. 废除了旧军队、旧警察,代之以人民自卫军
C. 公职人员民主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
D. 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
《十二铜表法》规定:“凡需要人证的,应在证人的门前高声呼唤,通知他在第三个集市日,到庭作证”、“诉讼标的(诉讼费)在一千亚士以上的,(证人)交誓金五百亚士。”这反映出罗马法
A. 尽力避免证人作伪证
B. 具有形式主义的特征
C. 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
D. 借舆论保障司法公正
新中国高考制度从“文革”时期“自愿报名,群众推荐,学校 审核”发展到1977年的“自愿报考,严格考试,自愿录取”。这一变化
A. 标志着十年动乱的结束
B. 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
C. 社会公平秩序的重建
D. 拨乱反正的彻底完成
对人民日报上相关词汇使用频率进行计量分析,“一边倒”在1949年的使用频率是最高的,到了1951和1952年开始下降,到60年代,降到个位数,甚至为零。1950至1952年,“帝国主义”一词呈下降趋势。“独立自主”和“和平共处”使用频率从1953到1956年出现迅速增长趋势。这说明
A. 中苏关系开始恶化,中国放弃“一边倒”政策
B. 中美关系逐渐缓和,中国开拓外交新局面
C. 不结盟运动兴起,中国积极融入第三世界
D. 中国从革命外交向民族外交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