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著名学者钱穆认为,唐代“在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

著名学者钱穆认为,唐代“在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钱穆先生的观点是唐朝

A. 专制皇权进一步加强

B. 三省长官相互牵制

C. 皇权受到制度约束

D. 实行集体决策机制

 

C 【解析】 从材料“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中可以看出,在三省六部制度下,唐朝时期的皇权受到一定的限制,从侧面反映了唐朝时期皇帝还未拥有足够的专制权力,故C项正确,A项排除;材料反映的是三省与皇帝之间的关系,故B项排除;根据古代中央集权制的特点最终决策权在皇帝,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据《景定建康(南京)志》记载:南北朝南京城里有小市、牛马市、谷市、纱市等10个市,苑市在广莫门内东边,盐市在朱雀门两边,纱市在城内的北耆寺前。这一记载表明南京城

A. 专业市场广泛分布

B. 市坊制度得以建立

C. 政府城市管理松弛

D. 南方经济赶上北方

 

查看答案

“种麦得时,无不善”;“早种则虫而有节,晚种则穗小而少实”,“桑椹赤,可种大豆”;“凡种大、小麦,得白露节,可种薄田,秋分种中田,后十日种美田”。这表明中国古代

A. 区域农业比较发达

B. 农作物种类有了明显增多

C. 政府提倡精耕细作

D. 传统农业的生产经验丰富

 

查看答案

《诗经》中有一类诗歌被人们称为“讽喻诗”,主要集中在《大雅》和《小雅》中,“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这表明《诗经》

A. 关注现实

B. 辞藻华丽

C. 客观真实

D. 借古讽今

 

查看答案

春秋时期被灭的诸侯国有60个以上,但其大部分是以夷灭夏和以夏灭夷;诸(华)夏国相灭只占极少数,姬姓相灭的例子尤少。这一现象说明

A. 周天子权威足以维持秩序

B. 诸侯国之间的战争利于国家统一

C. 宗族和姻亲关系发挥作用

D. 诸侯国之间力量势均力敌

 

查看答案

(加试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武帝在位的五十余年,是汉长城迅速扩展的年代,可以说,汉长城实际上就是“汉武帝长城”汉武帝用了短短12年时间,兴建了规模巨大的三四千里障塞亭燧,设置了组织严密的屯戍机构,新开辟了河西四郡,在军事、政治、经济、交通诸方面都起了重要的作用。汉长城使“边郡烽火候望严明,匈奴为边寇者少利”。19世纪70年代,李鸿章等人主张放弃边塞防御,腾出钱来支持海军建设。左宗棠斥其短见,指出放弃西北边疆是自毁长城……1885年,左宗棠逝世的消息传开后,百姓“无不扼腕深嗟,皆谓朝廷失一良将,吾闽失一长城”。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在登长城后指出:“长城已不再是一道把中国和世界其他地区隔开的城墙。……四天以来,我们已经开始了拆除我们之间这座城墙的长期进程

——整理自马建华、张力华《长城》等

材料二  关于长城,有以下两种认识可供讨论:①长城见证了东亚地区冷战结构的最初松动;②长城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丰碑。

——据吕乃澄、周卫平《大棋局:中美日关系风云五十年》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汉武帝修长城在“军事、政治、经济、交通诸方面”的作用,并指出“汉武帝长城”的历史地位。

(2)阅读材料二并联系材料一,你更侧重分析哪一种认识?若侧重分析①根据所学梳理20世纪70年代中美拆除两国之间这座城墙的长期进程;若侧重分析②请结合所学,简述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历史背景,并用一句话概括左宗棠所体现的“长城精神”的内涵。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