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福“用大无畏的精神推行新政……度过了危机,安定了国民的生活”。这里的“大无畏”体现了罗斯福新政面临的压力,从罗斯福新政的主要措施来看,这种压力一般不会来自:
A. 传统的自由放任主义者 B. 企业主 C. 垄断资本家 D. 失业工人
苏联工业化资金的重要来源是农业。苏联采取的与工业化相配合的重大举措是
A. 余粮收集制
B. 征收粮食税
C. 农业集体化
D. 农产品自由贸易
1964年到1982年期间,在苏联“完善”社会主义的提法逐渐取代“改革”的提法,随之出现的是 ( )
A. 社会经济发展丧失活力 B. 破坏法治现象得到纠正
C. 社会主义自治制度确立 D. 放松对东欧国家的控制
因为与美国进行争霸活动而严重影响经济持续发展的是
A. 斯大林的工业化革命
B. 赫鲁晓夫改革
C. 勃列日涅夫改革
D. 戈尔巴乔夫改革
1956年以来苏联的经济改革中,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的领导人是
A. 斯大林
B. 赫鲁晓夫
C. 勃列日涅夫
D. 戈尔巴乔夫
勃列日涅夫改革推行新经济体制,在某些方面比赫鲁晓夫改革更加深入,这表现在
A. 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
B. 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形式
C. 突破了斯大林体制的框架
D. 一定程度上运用价值规律调节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