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宣德、正统年间,科举取录分为南、北、中三卷,三卷录取情况如下表:
卷种 | 涉及地区 | 录取比例 |
南卷 | 应天(今南京)苏松诸府、浙江、江西、福建、湖广、广东等 | 55% |
北卷 | 顺天(今北京地区)诸府、山东、山西、河南、陕西等 | 35% |
中卷 | 四川、广西、云南、贵州等 | 10% |
根据上表可知,明朝分卷制的实行从本质上反映了当时
A. 南方地区更重视文化教育
B. 经济重心的南移过程完成
C. 全国经济发展状况影响文化发展
D. 政治与文化中心同步转移
随着唐宋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国传统社会发生了重要转变,享有特权的世族贵族不存在了,奴婢、部曲等“贱民”和佃农都进入国家户籍管理,成为国家法律意义上平等的编户齐民,整个社会朝向“等齐化”发展。这一转变
A. 不利于封建国家赋税的征收
B. 反映了国家对民众的控制削弱
C. 反映了社会等级制度的消除
D. 促进了契约普遍化趋势的出现
历史学家王家范认为,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国家军事、行政消费大大超过社会个体成员的消费;非生产人口的消费大大超过生产人口的消费;生活性消费大大超过生产性消费,奢侈性消费大大超过正当性消费。”材料所述的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 “大一统”的集权统治
B. 贵族集团追求奢华生活
C. 官僚集团普遍贪污浪费
D. 巨额的军事、行政开支
东汉崔寔的《四民月令》中记载:“正月……可种春麦、碑豆,尽二月止。粪田畴。四月……蚕入簇,时雨降,可种黍、禾及大、小豆。六月……趣耘耡,毋失时。菑麦田。”这反映了汉代
A. 以麦豆为主食
B. 农业生产
C. 注重精耕细作
D. 经济作物广泛种植
云梦秦简《语书》中提到“凡良更,…又廉洁,敦诚而好佐上:以一曹事不足独治也,故有公心又有自端也,面器与人治,是以不争书”即凡是良更,廉清、忠诚而能为君上效力:他们知道一曹的事务不能独断独行,所以有公正之心又能够纠正自已,厌与别人争论治理的方法,所以不拘于自己的理解争执不体,这说明,秦朝
A. 对官员行为有明确的规范
B. 对官吏提出了职业道德要求
C. 注重对官员的考核与评价
D. 官吏的选拔做到了德才兼备
下面是关于“马”字写法的发展演变图。这种变化反映出
A. 政治局面影响文化整合
B. 文化的发展具有多样性
C. 文字书写艺术不断发展
D. 文化交流推动百家争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