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儒学至汉代在思想文化等各个领域占据统治地位,同时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儒学至汉代在思想文化等各个领域占据统治地位,同时期古代科技迅速发展,形成以数学、天文学、医药学和农学为主的科技体系。古代科技在宋元时期达到高峰,儒学在同时期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宋代儒学的济世精神、博学精神、求理精神与宋元科技发展有着密切联系。中国古代科技发展至清中期,开始转向衰落。这一问题自20世纪初以来一直为学者们所讨论,其中有些人把中国近代科技衰落的原因归咎于儒学。笔者以为,不排除清代儒学对科技发展的负面影响,但更应当从经济基础、政治制度等诸多方面寻找原因,不能以儒学与科学的对立予以简单回答,我们现在更重要的是应当深入讨论弘扬儒学与科学如何相互促进的问题。

——摘编自乐爱国《中国古代科技与儒学的同步发展》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知识,对“儒学与科技”提出一个具体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看法例举:古代科技与儒学发展具有同步性;儒学发展推动/制约了古代科技进步;儒学对古代科技发展具有双重性影响;古代科技具有儒学化特征;弘扬儒学精神,推动科技创新。 解析角度:既可从整个古代史谈,也可以只选取某一时段;既可以整体分析,也可以作某一方面的具体分析。示例看法:儒学的发展推动中国古代科技进步说明: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进步得益于多方面的原因,儒学发展对古代科技的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汉代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学说创新儒学,构建系统自然的阴阳五行观念。汉代医学《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医学著作以阴阳五行学说来说明人体病理变化和药物性能。医学的发展也充分体现了儒家的仁者爱人的理念,济世救民的精神追求。 宋代程朱理学吸取了佛、道关于宇宙自然的深层思考,强调思辨,建立了完备的理论体系。宋代儒学中的求理精神也包括了自然之理,朱熹提出“格物致知”的治学方法,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探究也推动古代科技发展。 综上可知,儒学的发展推动科技进步,不应把儒学与科技发展对立。当今社会更应该弘扬儒学中积极合理的部分,进行创造性转化发展,与现代科技发展相适应协调,共同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 【解析】 从材料中的“古代科技在宋元时期达到高峰,儒学在同时期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宋代儒学的济世精神、博学精神、求理精神与宋元科技发展有着密切联系”来看,作者认为古代科技与儒学发展具有同步性、儒学发展推动了古代科技进步;从材料中的“不排除清代儒学对科技发展的负面影响”可以看出,作者也认为儒学对古代科技发展具有双重性影响;从材料中的“我们现在更重要的是应当深入讨论弘扬儒学与科学如何相互促进的问题”可以看出,作者认为应当“弘扬儒学精神,推动科技创新”。据此可以确定多个论题。如确定“儒学的发展推动中国古代科技进步”的论题,可以联系所学,从董仲舒新儒学的阴阳五行理论与古代中医学的关系、理学强调思辨和“格物致知”的治学方法,都对科技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来阐述。也可以确定其他论题,然后联系所学有关内容来解释说明。解答本题,首先从材料中提取的看法要具体明确,说明论证过程须史论结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676年英国成立格林威治天文台,向社会提供时间服务。到1847年,英国铁路公司都采用了格林威治时间,1880年,格林威治时间成为英国的法定时间。1883年,铁路标准时间在北美施行,形成了基于格林威治子午线算出的5个时区,这一计时方式在美国迅速推广。欧洲和北美每个城市都实行地方时(根据太阳的具体位置所确定的时刻)的情况走向结束。与此同时,由于天文学家的出色工作,英国历年发表的以格林威治经线为基础的航海历,使航海员在海上测量经度变得十分方便。因此,多数国家自发地向格林威治时间靠拢,使用英国航海历。1884年,国际子午线大会通过了以格林威治时间为世界标准时,建立全球时区的方案。

——摘编自俞金尧、洪庆明《全球化进程中的时间标准化》等

材料二20世纪初,中华民国曾将中国划分为昆仑、新藏、陇蜀、中原和长白等五个时区,全国各地所用的时间比较混乱。1949年,“北京时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而问世,全国各地统一使用北京时间(东经120度标准时)作为标准时间,五时区计时的旧制成为历史。在实际生活中,我国新疆地区同时使用乌鲁木齐时间(东经90度标准时)和北京时间两种标准。1966年,国家授时中心建立。到今天,该机构通过长短波系统、低频时码、互联网、卫星单双向传递、光纤传递等方式进行授时。研究表明,我国授时中心所测定的北京时间的准确度位居世界第三。

——摘编自郭庆生《中国标准时制考》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世界计时发生的重大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以来中国标准时制推行的特点及其意义。

 

 

查看答案

1960年前后,经济学家罗伯特·特里芬指出:在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情况下,其他国家必须依靠美国国际收支持续逆差来获得足够的美元;而美元的持续性流出,又势必削弱并危及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特里芬两难”实际上说明

A. 美元的中心货币地位不能动摇

B. 布雷顿森林体系导致美国长期外贸逆差

C. 统一的国际货币体系不合实际

D. 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有利于货币体系稳定

 

查看答案

下表为1890~1938年部分大国的能源消耗量(单位:相当于百万吨煤)(据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据此可知

A. 能源消耗量反映了工业化水平

B. 除煤炭以外的能源利用极其有限

C. 大萧条对法德苏三国冲击较小

D. 二战前美国工业产量超过欧洲总和

 

查看答案

法国作曲家克劳德·德彪西(1862—1918年)的钢琴曲多以景物或诗画为题材,通过富有色彩效果的和声而非严谨的曲式结构,渲染出变化多端的气氛和色调。其作品

A. 反映了理性主义的时代追求

B. 开创了浪漫主义音乐潮流

C. 具有向现代音乐过渡的特点

D. 具有强烈的批判现实精神

 

查看答案

研究表明,在古代希腊有超过300个公共的宗教节日。其节日仪式几乎向城邦所有公民开放,神祭仪式结束后,所有参与的公民一起集体共餐。这类节日活动

A. 克服了民主的狭隘性

B. 增进了城邦集体认同

C. 保障了公民个人自由

D. 促进了城邦间的合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