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哲学家安提丰(公元前426年一公元前373年)说:“因为法律的规定是任意的(人为的),而自然的指示则是必然的。此外,法律的规定是人们约定的结果,并非产生于自身(自然的产物);而自然的指示则与生俱来(源于自身),并非人们之间约定的产物”。在他看来
A. 人应该无条件服从法律 B. 法律制度与人性相违背
C. 法律制度源于人的契约 D. 所有人都应当是平等的
有学者评价说:“真理和道德都是相对的。……不难想象那些凶暴而野心勃勃的人能利用这句格言干出什么样的事情,有人可以利用这句格言为任何邪恶的行径装上科学或哲学的门面。”“这句格言”代表的思想
A. 体现古代希腊人文主义的本质
B. 使哲学成为一门真正研究“人”的学问
C. 重新建立了人们道德价值观念
D. 否定了神的存在,树立了人的尊严价值
毛泽东、邓小平的教育思想一脉相承。毛泽东提出:“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这是教育本质的体现。”邓小平将该教育思想在改革开放新时期进行了升华,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双重突破。邓小平的“升华”是提出了
A. “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B.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的方针
C. 教育要面向世界的方针
D. “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
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早期,香港影片在上海上映时场面火爆,除少数戏曲片外,“几乎场场满座”。而国产电影,尤其是反映“大跃进”的影片,上座情况却相形见绌。这一反差表明
A. 香港电影更能反映社会现实
B. 国产电影的制作技术低下
C. 这一时期文化氛围相对宽松
D. “大跃进”运动的持续深入
毛泽东曾在一篇文章中指出:“(中国)不是一个独立的民主国家,而是一个半殖民地的半封建的国家,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而是受帝国主义压迫。因此,无议会利用,无组织举行罢工的合法权利”。毛泽东在文中主要调强中国
A. 以坚持中心城市暴动的必要性
B. 大力组织工人运动的必要性
C. 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必要性
D. 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
早年,孙中山认为:“农政有官则百姓勤,农务有学则树畜精,耕耨有器则人力省。”十月革命后,孙中山进一步指出:“所谓得民心,最主要的是得农民之心……如果农民不来参加革命,就是我们革命没有基础。”由此可以看出,孙中山
A. 认识到农民阶级是国民革命的主力军
B. 以民生主义作为三民主义的核心
C. 对农民的关注由经济上升到政治层面
D. 实现了救国思想向社会主义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