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加试题)颐和园是举世闻名的古典园林、世界文化遗产,反映了中国古代传统的“造园”...

(加试题)颐和园是举世闻名的古典园林、世界文化遗产,反映了中国古代传统的“造园”思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光绪十六年(1890年),在颐和园东宫门外下面建一小型发电厂,称“颐和园电灯公所”,供给颐和园电灯照明。该所与城内“西苑电灯公所”同为北京较早的发电设施。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西苑、颐和园电灯公所两套发电机组及电灯设备均被毁坏。1902年,清政府筹银重修西苑与颐和园两处电力设施。

材料二①随基势高下,体形之端正,碍木删桠,泉流石注;②互相借资;③宜亭斯亭,宜榭斯榭,不妨偏径,顿置婉转。

——摘编自(明朝)计成《园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颐和园发电设施建成的背景,并指出“颐和园电灯公所”“西苑电灯公所”及其电力设施变迁的历史意义。

(2)颐和园较好地反映了中国古代传统的造园思想。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你更侧重于分析哪种观点?若侧重分析①请从“随基势高下”予以说明;若侧重分析②请从“互相借资”予以说明;若侧重分析③请从“宜亭斯亭,宜榭斯榭”予以说明。

 

(1)国际背景: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国内背景: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科技。意义:改变了北京官民生产、生活方式;推动经济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转型;揭露帝国主义侵华战争的罪恶;推动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 (2)侧重分析①说明:园林的布局,从全局着眼,有主体,有陪村,并注意协调山峦和湖泊、前山和后山、山上和山下、园内和园外的关系。 侧重分析②说明:以园外数十里的西山群峰为背景,把玉泉山的宝塔纳入全园的画面之中,构成山外有山、景中有景的幽美意境。 侧重分析③说明:根据地形地势建造亭榭,因地制宜。借鉴和吸收了南北名园的胜景,南部的昆明湖是典型的杭州西湖风格;北部的苏州街是典型的水乡风格,万寿山西麓岸边的白色石坊,建有两层舱楼,是典型的西洋风格。(任答一种即可) 【解析】 (1)国际背景:根据“建一小型发电厂”可知这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国内背景:根据“光绪十六年(1890年)”可知,此时正是洋务运动时期,中国引进西方先进科技。意义:根据“供给颐和园电灯照明”得出改变了北京官民生产、生活方式;结合洋务运动的影响分析得出,推动经济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转型,推动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根据“八国联军入侵北京,西苑、颐和园电灯公所两套发电机组及电灯设备均被毁坏”得出揭露帝国主义侵华战争的罪恶。 (2)侧重分析①,说明:结合所学颐和园的建造特点,可从园林的布局,从全局着眼,有主体,有陪村,并注意协调山峦和湖泊、前山和后山、山上和山下的关系等方面回答。 侧重分析②,说明:结合所学颐和园的建造特点,可从以园外数十里的西山群峰为背景,把玉泉山的宝塔纳入全园的画面之中,构成山外有山、景中有景的幽美意境分析回答。 侧重分析③,说明:结合所学颐和园的建造特点,可从根据地形地势建造亭榭,因地制宜分析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加试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经济全球化的概念开始流行于20世纪80年代,但实际上早在150多年前,马克思(1818—1883)就已经致力于这一问题的研究。他指出,生产力的发展进步推动了人类历史由狭隘性的地域性历史发展为开放的世界历史,也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产生。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世界历史形成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直接推动者。马克思深刻剖析了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本性推动了经济全球化。在一国内,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部发展的惊人生产力和财富增长的狭小基础形成矛盾,资本输出国外,不是因为它在国内绝对过剩,而是因为在国外利润率更高。所以,经济全球化是资本主义的生命线。由资本对外扩张推动的全球化使世界市场不断拓展,兼具破坏性和建设性双重属性,既实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展,体现了国际剥削关系,又促进了全球范围内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世界市场的形成推动了世界经济呈现出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趋势。因此,全球性的经济危机是难以避免的。

——摘编自富丽明《经济全球化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比较》等

(1)根据材料,概括马克思有关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思想主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对于罗斯福新政,中国政论界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认识。

材料一  “我对美国资本主义的展望是:如果它不能在最近恢复昔日繁荣,它不是受一番巨大的修改(如计划经济等),就是要根本坍台,把地盘让位给一个新兴社会!”

——中国《东方杂志》(1933年)

“不首先改革现存的经济制度,不消去这一些的冲突与矛盾的根源……而要期待健全的复兴,那只能是痴人说梦。”

——中国《东方杂志》(1934年)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罗斯福新政从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消失……1982年,罗斯福新政首次作为一个约定俗成的历史概念被写入高中历史教科书。此后,罗斯福新政成为中学历史教科书重要的学习主题之一。

——据杨梅《“时空”坐标中的罗斯福新政》

(1)根据材料一回答,当时中国社会对罗斯福新政有何态度?结合所学知识,从国际和国内两方面简述其产生的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何新中国成立后罗斯福新政从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消失。1982年以后罗斯福新政成为中学历史教科书重要学习主题的原因有哪些?

 

 

查看答案

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结束国家分裂,实现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中华民族为之奋斗、为之讴歌的伟大事业。

材料一  “苍天苍天泪如雨,倭人竟割台湾去。”

1962年,台湾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在临终前写下《望大陆》:“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惟有恸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材料二  我们坚持爱国者为主体的“港人治港”、“澳人治澳”,发展壮大爱国爱港爱澳力量,增强香港、澳门同胞的国家意识和爱国精神,让香港、澳门同胞同祖国人民共担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共享祖国繁荣富强的伟大荣光。关于台湾问题,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必须继续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

——习近平十九大报告

(1)材料一中诗句反映了台湾与祖国大陆两次分离的历史事实,请问其原因各是什么?目前两岸统一最大的障碍是什么?

(2)分别指出材料二中香港和澳门回归的时间。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进台湾回归的有利因素。

 

 

查看答案

(加试题)威廉·曼彻斯特这样描述一个美国家庭:“现在他们并排地、而且常常并肩地坐在一起,看上几个小时电视,连目光都很少交换。如果他们交谈,有时也是气鼓鼓的,为这个或那个节目的好坏而争吵。”这说明电视

A. 是娱乐生活最便捷的平台

B. 提升了民众的生活质量

C. 激化了家庭成员间的矛盾

D. 已影响人们的社会生活

 

查看答案

以下是苏联时期出现的一则小幽默,其内容意在讽喻,当时的苏联

 

A. 言论自由基本缺失

B. 特权之风普遍盛行

C. 产业结构严重失衡

D. 经济体制高度集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