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海国图志》一书这样记述:“……六十卷,何所据?一据前两广...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海国图志》一书这样记述:“……六十卷,何所据?一据前两广总督林尚书所译西夷之《四洲志》,再据历代史志,及明以来岛志,及近日夷图、夷语……”

材料二  “……师夷智以造炮制船,尤可期永远之利。”

——《曾文正公全集》

材料三  “西人立国……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此其体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步趋,常不相及。”“……君民共主者权得其平……欲通下情,莫要于设议院。”

——郑观应《盛世危言》

材料四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

请回答:

(1) 根据以上材料,指出它们主张分别是什么?

(2)材料三指出了洋务运动的哪一致命弱点?材料三在学习外国问题上比材料二有什么进步?

(3) 材料四所说的“变官制”是什么意思?它和材料三中的哪一句意思相同?

 

(1) 主张:材料一:“师夷长技以制夷”;材料二:学习西方先进军事技术; 材料三:实行君主立宪;材料四:变法图存。 (2) 弱点:没有学习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 进步:由单纯学习外国先进的制造技艺,发展为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 (3) 意思:实行君主立宪制。 相同:“君民共主”。 【解析】 (1)根据《海国图志》可知材料一主张是“师夷长技以制夷”。根据“……师夷智以造炮制船”可知材料二主张学习西方先进军事技术;根据“论政于议院。”“……君民共主者……可知莫要于设议院。”材料三主张实行君主立宪;根据材料“变法之本……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可知材料四主张变法图存。 (2) 弱点:根据材料“西人立国……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此其体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步趋,常不相及。”可知材料三指出了洋务运动没有学习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进步:根据所学洋务派“中体西用”和维新思潮可知材料三由单纯学习外国先进的制造技艺,发展为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 (3)意思:根据所学维新思潮可知材料四所说的“变官制”是实行君主立宪制。相同:材料“君民共主者权得其平”是指主张在中国保留君主且实现民主政治,即是君主立宪制,所以它和材料三中的“君民共主”意思相同。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人……造纸的知识随着阿拉伯人传入欧洲,1340年在意大利的法布里亚诺建立了第一个造纸的作坊。……这就为“知识普及”口号打开道路,标志着我们心目中所谓书籍的开端。

                                                             ——[德]利普斯《事物的起源》

材料二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

材料三   英国科学家李约瑟说:“中国在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了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但是他也指出:“欧洲16世纪以后,就诞生出现代科学……而中国文明却没有能够在亚洲产生与其相似的现代科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谈谈四大发明是如何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的。

(2)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导致中国在16世纪后科技发展出现上述状况的主要历史原因有哪些?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咸以孔子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藏书》

材料二  理学之名,自宋人始有之。……今之所谓理学,……不取之“五经”而但资(宋明)之语录,……又曰:“《论语》,圣人之语录也。”舍圣人之语录,而从事于后儒,此不谓不知本矣。

                             ——顾炎武《亭林文集与施愚山书》

材料三  明末清初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三大思想家影响巨大。他们以前所未有的犀利笔锋对以往正统宋明理学做出总结性批判,开创了具有深刻而新颖的哲学观点、政治见解和批判、务实精神的一代进步思潮,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                        

—— 摘自岳麓版教材

(1)据材料一概括李贽的基本主张,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主张产生的时代背景。

(2)依据材料二,指出顾炎武对儒学进行了怎样的取舍?并说明其理由。

(3)指出材料三中这种“进步思潮”有何意义?

 

查看答案

1924年1月孙中山说:“我等同在弱小民族之中,我等当共同奋斗,反抗帝国主义国家之掠夺与压迫。”又提出出民族主义主张:“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材料反映出孙中山的民族主义观是

A. 推翻以满洲贵族为主的清朝统治

B. 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弱小民族

C. 处理好国内民族关系,体现民族平等思想

D. 反对帝国主义,废除国内的民族压迫

 

查看答案

1924年孙中山在《建国纲领》中指出:“土地之岁收,地价之增益……皆为地方政府之所有,而用以经营地方人民之事业,及育幼、养老、济贫、救灾、医病与夫种种公共之需。”这表明他主张(  )

A. 废除封建剥削    B. 解决民生问题

C. 实行土地国有    D. 践行社会主义

 

查看答案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中国报刊和书籍中,有人把马克思译为“马客偲”“麦喀”等,把马克思主义称为“讲求安民新学”等。这表明当时

A. 马克思主义占据思想界主流

B. 国人对马克思主义有所接触

C. 向西方学习的发展态势减弱

D. 各种新思想在中国同时存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