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871年4月间,马克思就开始写作全面论述巴黎公社的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871年4月间,马克思就开始写作全面论述巴黎公社的光辉著作《法兰西内战》,对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深刻的理论总结。马克思指出:“公社的真正秘密就在于:它实质上是工人阶级的政府,是生产者阶级同占有者阶级斗争的结果,是终于发现的、可以使劳动在经济上获得解放的政治形式。”

料提供了马克思关于巴黎公社的相关论述,蕴含了国家政权建设的诸多启示。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的世界近现代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示例:观点: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一次伟大尝试。 通过暴力革命,打碎资产阶级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这是巴黎公社的基本经验。在《共产党宣言》等着作中,马克思、恩格斯就曾提出工人阶级要夺取政权,建立起自己的统治。但摧毁旧的国家机器后建立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具体形式是什么,因为没有经过实践,没有取得经验。巴黎公社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的国家政权学说。 【解析】 首先,阅读问题,明确题目要求;然后阅读材料,提炼一个启示,根据“它实质上是工人阶级的政府,是生产者阶级同占有者阶级斗争的结果,是终于发现的、可以使劳动在经济上获得解放的政治形式。”可提炼出启示: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一次伟大尝试。接着,结合所学的世界近现代史知识予以说明,联系所学巴黎公社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措施和巴黎公社革命的意义进行说明。注意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推进政府机构改革,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场深刻变革,也是一场连续贯穿于中国改革发展40年并仍在持续的革命。

材料一:在汉朝以前,三公的办公场所称为“府”,是当时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到了汉成帝时,开始了机构改革,三公行政级别平行,联合执政,大大削弱了丞相的权力。在三公之下,又设置了太常等9个“卿级”官员,卿的办公场所祢为“寺”。“九寺”是汉代的九大部委,综合了现今国务院各个部委。九寺中的太常寺,相当于现代文化部、教育部、科技部、卫生部、药监局、气象局。一直到明清时期,也都有不断的机构改革。洪武十三年,朱元璋废除中书省,创设“四辅官”,几个人共同为皇帝出谋划策,延续到了清朝。

——《中国古代历次机构改革》

材料二:亨利八世从1519年起,连续八次、历时七年,以宗教改革为主题召开议会,颁布了一系列重要法案,使英国摆脱了教皇的神权控制,成为完全的民族国家,直接推动了国家机构改革。都铎时期,英国国家机构由国家元首——英王、立法机关——议会、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组成,它们在开始分权的同时,事实上已形成了相互制约的关系。都铎君主审时度势,提高议会地位;改组政府机构立法庭专司审判,明确国家机构各机关职责。

——《都铎时期英国国家机构的变革》(朱正梅)

材料三:1906年6月,编制馆在载泽的主持下拟定改革方案:“一、宜仿责任内阁之制,以求中央行政之统一二、宜定中央与地方之权限,使一国机关运动灵通。三、内外各主要衙门,皆宜设辅佐官,而中央各部主任官之事权尤当统一。四、中央各官宜酌量增置、裁撤、归并。”其中,归并工商二部为工商部;更户部为度支部,刑部为法部兵部为陆军、海军二部。

——《晚清丙午中央官制改革及其影响》(王晓辉,赵文英)

(1)根据材料一、二,比较中英机构改革的差异,并说明英国机构改革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晚清丙午中央官制改革的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中英国家机构改革的启示。

 

查看答案

1999年为防止亚洲金融风暴的重演,二十国集团成立。其中包括原八国集团,十一个新兴经济体(来自亚非美澳四大洲)以及欧盟。2008年,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二十国集团举行了第一次国家领导人峰会。材料反映了

A. 全球治理成为国际共识

B. 冷战思维不复存在

C. 国际经济旧秩序已崩溃

D. 世界多极格局形成

 

查看答案

下表:1929-1932年德国失业人数和纳粹党人数变化(单位:万)

根据上列表格,可知纳粹党

A. 具有社会主义革命倾向

B. 植根于普通人民群众

C. 因经济危机加剧而发展

D. 极具欺骗性、煽动性

 

查看答案

尽管达尔文主义受到宗教和其他集团的敌视,但在19世纪后期,其在政治上为各国的民族主义者所赞同;在经济生活中,得到了自由主义者的拥护。据此可知

A. 社会达尔文主义被普遍接受

B. 自然科学与宗教信仰不能并存

C. 进化论推动马克思主义诞生

D. 进化论的社会学转化契合时代

 

查看答案

《全球通史》写到:“罗马人……疯狂地争夺金钱,暴发户故意炫耀地挥霍浪费,以及对人类一切社会准则的冷漠无视,成为共和国末期的主要特征。”材料反映,当时罗马

A. 成文法的制定迫在眉睫

B. 公民法的调整势在必行

C. 万民法的推行激化矛盾

D. 自然法的观念深入人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