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世界万物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可以相互转化,这种辩证法思想是春秋战国时期哪一学派的主张?
A. 儒家
B. 法家
C. 墨家
D. 道家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隆兴元年(1163年)十月,朱熹应诏入对垂拱股,向宋孝宗面奏三扎:一札论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之学,反对老、佛异端之学;二札论外攘夷狄之复仇大义,反对和议;三札论内修政事之道,反对宠信佞臣。但当时汤思退为相,主张和议。朱熹的抗金主张没有被采纳。十一月,朝廷任朱熹为国子监武学博士。朱熹辞职不就,请祠归崇安。宋朝庆元二年(1196)十二月,“党禁”正式发生。监察御史沈继祖以捕风捉影、移花接木、颠倒捏造手法奏劾朱熹“十大罪状”,朝廷权贵对理学掀起了一场史所罕见的残酷清算。朱熹被斥为“伪学魁首”。有人竞提出“靳朱熹以绝伪学”。朱熹以伪学罪首落职罢祠,朱子门人流放的流放,坐牢的坐牢,遭到严重打击
——《朱熹》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朱熹政治主张的背景。
(2)结合朱熹一派的政治命运分析理学在当时的地位。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一战之后,《凡尔赛条约》对德国的军事力量作了严格的规定。德国不甘心这些严惩和限制,1932年希特勒成为德国总理以后,开始暗中加紧恢复国力。作为战胜国的意大利,因为没能得到英法所许诺的领土而耿耿于怀。另一战胜国日本对《华盛顿条约》对它的限制也充满怨恨,在亚太地区与英美展开新的角逐。英、法、美等主要战胜国则在如何处理德国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1931年,日本用嫁祸于人的手法制造了“九一八”事变,紧接着出兵占领了中国的东北。1937年,日本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1933年,希特勒获得独裁权力后疯狂地进行扩军备战。1936年,德国进军莱茵河军事区,并伙同意大利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1936年,意大利吞并了埃塞俄比亚,1939年又占领了阿尔巴尼亚。1937年,德、意、日三个法西斯政权国家结成政治军事同盟,即三国轴心。而此前,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国家企图通过局部地让步和牺牲其他国家的利益来维护和巩固本国的既得利益,甚至力图把战火引向苏联。1939年9月1日,德军用闪电战的方式入侵波兰。9月3日.英国和法国被迫仓促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第二次世界大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给人类的教训。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1950年7月,政务院公布的《税政实施要则》中,就曾列举有时个人所得课税的税种,当时定名为“薪给报酬所得税”。但由于我国生产力和人均收入水平低,实行低工资制,虽然设立了税种,却一直没有开征。1980年9月IO日由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直至1980年以后,为了适应我国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政策,我国才相继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个体工商业户所得税暂行条倒》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收入调节税暂行条例》。)上述三个税收法规发布实施以后,对于调节个人收入水平、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促进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是按内外个人分设两套税制、税政不统一、税负不够合理。为了统一税政、公平税负、规范税制,1993年lO月31日,八届全国人失常委会四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同日发布了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简称税法)1994年1月28日国务院配套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1999年8月30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决定第二次修正,并于当日公布生效。
——《个人所得税》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建国后我国个税改革。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建国后我国个税政策的变化。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871年4月间,马克思就开始写作全面论述巴黎公社的光辉著作《法兰西内战》,对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深刻的理论总结。马克思指出:“公社的真正秘密就在于:它实质上是工人阶级的政府,是生产者阶级同占有者阶级斗争的结果,是终于发现的、可以使劳动在经济上获得解放的政治形式。”
材料提供了马克思关于巴黎公社的相关论述,蕴含了国家政权建设的诸多启示。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的世界近现代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推进政府机构改革,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场深刻变革,也是一场连续贯穿于中国改革发展40年并仍在持续的革命。
材料一:在汉朝以前,三公的办公场所称为“府”,是当时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到了汉成帝时,开始了机构改革,三公行政级别平行,联合执政,大大削弱了丞相的权力。在三公之下,又设置了太常等9个“卿级”官员,卿的办公场所祢为“寺”。“九寺”是汉代的九大部委,综合了现今国务院各个部委。九寺中的太常寺,相当于现代文化部、教育部、科技部、卫生部、药监局、气象局。一直到明清时期,也都有不断的机构改革。洪武十三年,朱元璋废除中书省,创设“四辅官”,几个人共同为皇帝出谋划策,延续到了清朝。
——《中国古代历次机构改革》
材料二:亨利八世从1519年起,连续八次、历时七年,以宗教改革为主题召开议会,颁布了一系列重要法案,使英国摆脱了教皇的神权控制,成为完全的民族国家,直接推动了国家机构改革。都铎时期,英国国家机构由国家元首——英王、立法机关——议会、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组成,它们在开始分权的同时,事实上已形成了相互制约的关系。都铎君主审时度势,提高议会地位;改组政府机构立法庭专司审判,明确国家机构各机关职责。
——《都铎时期英国国家机构的变革》(朱正梅)
材料三:1906年6月,编制馆在载泽的主持下拟定改革方案:“一、宜仿责任内阁之制,以求中央行政之统一二、宜定中央与地方之权限,使一国机关运动灵通。三、内外各主要衙门,皆宜设辅佐官,而中央各部主任官之事权尤当统一。四、中央各官宜酌量增置、裁撤、归并。”其中,归并工商二部为工商部;更户部为度支部,刑部为法部兵部为陆军、海军二部。
——《晚清丙午中央官制改革及其影响》(王晓辉,赵文英)
(1)根据材料一、二,比较中英机构改革的差异,并说明英国机构改革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晚清丙午中央官制改革的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中英国家机构改革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