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文明历经千百年的隔绝、碰撞、交融,不断走向新的“解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间发生了人类精神的奠基。这个时代称为“轴心时代”。在此时代中,许多杰出的思想家几乎同时产生于中国、印度与西方,而他们互不知晓。
——摘编自雅斯贝斯《哲学导论》
材料二 李贽: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咸以孔子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顾炎武:且叹夫百余年以来之为学者……置四海之困穷不言……以无本之人,而讲空虚之学,无见其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也。
王夫之: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日之有昼夜,犹人之有生死,世之有鼎革也。纪世者以一君为一世,一姓为一代足矣。
材料三 主张改制的人,往往引证中国历史及孔子之言,以破中国不能维新之说。……谓经书系孔子假古人言论,按自己的想法写成,证明孔子亦是一位维新派。……倡导维新的人物,无一不受到西方的影响。真正了解西方文化,又能洞悉中国病源所在的为严复。
——摘编自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1)结合所学,指出“轴心时代”中国思想家孔子、老子思想的主要内容,并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在西方学术史上的地位。
(2)根据材料二,分别概括李贽、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
(3)材料三中“证明孔子亦是一位维新派”的思想家是谁?他在这方面的代表作是什么?概述严复在宣传维新理论上的贡献。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百家争鸣”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相比,从争论内容上看,最主要的不同点是
A. 前者侧重于文学艺术,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
B. 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后者侧重于文学艺术
C. 前者侧重于政治运动,后者侧重于思想文化
D. 前者侧重于科学和学术研究,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
“他们吸取了柯罗、巴比松画派以及库尔贝写实主义的经验,在19世纪现代科学(尤其是光学理论和实践)的启发下,直接描绘阳光下的物象,通过画家直接观察所带来的感受,来表现微观的色彩变化。”下列属于该描述的美术作品是
A. 库尔贝《石工》
B. 莫奈《日出·印象》
C. 德拉克罗瓦《自由引导人民》
D. 毕加索《格尔尼卡》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特征是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以下科学理论功不可没的是
A. 相对论
B. 量子论
C. 电磁感应现象
D. 细胞学说
下表为16世纪至17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的对比。这反映出当时东西方
A. 科技发展水平不同
B. 文化间的交流加深
C. 社会发展趋势不同
D. 政治体制本质差异
《物种起源》指出:生命只有一个祖先,生物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逐渐发展而来的。这一论断
A. 揭示了社会发展的规律,
B. 伤害了人类的尊严
C. 改变了人在生物界的地位
D. 冲击了宗教神创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