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贺卫方指出:“在唐代,中央集权下,君主和文官集团达到了最佳的合作和良性循环,把这个制度的有效性充分地表现出来。”这一制度
A. 压制了古代教育的发展
B. 推动了古代科技的进步
C. 导致了知识阶层的消失
D. 提高了国家的行政效率
北魏孝文帝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若仍旧俗,恐数世之后,伊洛之下复成被发之人。”以下改革措施中能体现北魏孝文帝意图的是
A. 均田制
B. 三长制
C. 移风易俗
D. 整顿吏治
历史概念中往往隐含了使用者的立场和价值观念,但也有一些历史概念属于较客观的事实性描述。以下历史概念属事实描述的是
A. 商鞅变法
B. 光武中兴
C. 贞观之治
D. 康乾盛世
孟子曰:“地不改辟矣,民不改聚矣,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与这句话理念一致的思想是
A. “刑过不避大臣,赏罚不遗匹夫”
B. “兼爱、非攻、尚力”
C.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 “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下表是西周祭祀制度的一部分内容,该表能够反映出西周社会的主要特点是
A. 统治阶级生活腐化
B. 社会等级制度森严
C. 庙宇众多建筑辉煌
D. 宗族神秘色彩浓厚
启蒙运动发生在十七、十八世纪的欧洲,最初产生在英国,而后发展到法国、德国与俄国,此外,荷兰、比利时等国也有波及,启蒙运动的影响巨大。
材料一 这种氛围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十八世纪占支配地位的观念:科学方法是研究社会活动和自然现象的惟一可行的方法。由于具有自然属性的世界正在被人认识,因此启蒙思想家认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很快也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这已成为一种共识。
——[美]罗伯特·E·勒纳《西方文明史》
(1)据材料一,分析启蒙运动的起因。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时期“理性”思想的变化。
材料二 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l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时代背景,分别从中国与欧洲角度分析明清时期的中国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资产阶级国家蓝图的原因。
材料三 关于启蒙运动的研究成为后世很多学者的学术追求,看下表书目:
(3)作为研究启蒙运动的史料,在上表书目中你倾向于选择哪一部?说出你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