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政治的实现,需要政府自上而下的推动和整个社会自下而上的呼应。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美13个殖民地名义上都是英王所有,但由于远隔重洋等因素,各殖民地享有不同程度的自主权。年满21岁的男性公民都必须出席村镇会议,讨论和决定架桥修路、建立学校等各种事务。独立前,北美各地的识字率就已经达到70%~100%,而且已有11大学,有3万人具有学士学位。美国的开国元勋们大都熟悉盂德斯鸠的分权理论且不贪恋权位。建国时,有人劝华盛顿称帝,他拒绝了。有人给他设计了一个宫殿的草图,他也否决了。
——摘编自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祈》
材料二 孙中山指出:“中国革命之目的,系欲建立共和政府,效法美国。”辛亥革命后,中国虽然建立了共和政体,但从中央到地方的整个政治结构和社会结构依然掌控在封建势力手中,独立各省各自为政,南京临时政府政令难出京门。社会上“三个月无君,则惶惶如也”的思想依然如旧,袁世凯更是没有点民主的细胞,并最终在宪法的掩饰下将专制独裁一步步推向极端,恢复了帝制。
——摘编自(美)吉尔伯特《中国近代化》等
(1)根据材料一,指出独立后的美国建立民主政治的有利因素。
(2)孙中山效法美国民主政治却未能阻止帝制的恢复,根据材料二概括其原因。
(3)为保障民主,共产党人主张并实践“让人民来监督政府”“人人起来负责”。为此,建国初期进行了怎样的政治建设?
了解古代宰相辅政制度的变迁史,对新时代的政治文明建设有借鉴意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古代宰相辅政制度从秦确立到清朝结束,历时两千余年,先后经历了三种模式:宰相独立开府辅政制、宰相三省参议辅政制和宰相听命拟旨辅政制。
宰相的源头,最早可以追溯到夏朝的“三正”,商朝时出现了“三公”、“左右辅助弼”的现象。西周中后期,鉴于重要辅臣不断更换易造成政务混乱,开始设置专门的辅政机构。春秋战国时期,各国辅政方式虽各不相同,但辅政大臣多为贵族集团的代表,可以自辟僚属,独立行使权力,可以说他们是在“主政”与帝王分庭抗礼。
秦汉以来,宰相的出身有名门望族的,有宗室的,也有寒门的。唐宋之后,科举入仕者居多。宰相辅政制度的沿革趋势体现了皇帝专制权力欲望的不断膨胀和驾驭百官能力的不断提升。该制度对古代政治的稳定、社会的发展甚至国家的兴衰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摘编自郑石桥《中国职官制度中的内部控制考略》等
(1)结合秦朝、唐朝、清朝的相关史实,对宰相辅政制度的“三种模式”加以说明。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宰相辅政制度的演变趋势。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古代宰相辅政制度的积极作用。
下表是我国不同时期中学历史教材对巴黎公社的评价。这说明
A. 巴黎公社随时间推移失去了历史价值
B. 巴黎公社在国际工运史中的影响不大
C. 历史事件的评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D.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及其实践已经过时
2015年以来,国际上发生了两件使美国大为尴尬之事。一件是在英国的带头下,美国的盟国争先恐后地申请加入美国极力抵制的亚投行;一件是当美国谋求与伊朗和解时,其盟友沙特却开始空袭伊朗支持的也门武装力量。这表明
A. 美国试图建立单极世界困难重重
B. 和平与发展不是时代主题
C. 美国霸权主义是世界动荡的根源
D. 一超多强的局面已经改变
下图是一-幅政治漫画《乒乓外交》。该漫画表明
A. 美国加紧遏制中国
B. 冷战局面宣告结束
C. 中美关系趋向缓和
D. 多极化格局已形成
1943年,美国发表了《罗斯福的世界蓝图》,提出了通过美、英、苏三大国合作,树立美国在战后世界的领导地位的构想。但1945年杜鲁门继任总统后,逐渐改变了大国合作政策,把苏联看作美国称霸的最大障碍。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正式形成
B. 美苏两国社会制度根本不同
C. 美苏两国国家利益存在冲突
D. 两位总统存在激烈利益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