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近代中国某次战役形势的示意图。这次战役
A. 揭开了国共网党合作的序幕
B. 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C. 成为国民党抗日的成功典型
D. 使抗日战争进入到相持阶段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国民政府致电国联:“现已完全证实,我方毫无挑衅举动,日军公然向我攻击……中国政府请求国联立即并有效地依照盟约条款,取适当之措置,使日军退出占领区域。”这表明,当时国民政府
A. 对日军侵华有所防范
B. 改变攘外必先安内政策
C. 树立积极抗日的假象
D. 寄希望于国联参与调停
一般来说,组织上的统一领导乃是行动一致的先决条件。但是,在义和团运动中组织极其分散,行动却非常一致。究其主要原因是当时
A. 清政府大力扶持义和团运动
B. 民众的反帝爱国主义觉悟高涨
C. 拜上帝教具有很强的迷惑性
D. 农民阶级革命成功的条件成熟
胡绳曾说:“帝国主义这时并不支持康、梁这些知识分子,而是支持旧势力,这时候的旧势力也已变得对帝国主义很顺从了。”“顺从”最有可能是在
A. 鸦片战争后
B.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C. 辛亥革命后
D. 太平天国运动后
黄海海战爆发后,李鸿章认为“列强必有区处,必有收场”,并且命令部下“静守勿动,保舰勿失”。这一做法
A. 实为缓兵之计,增强了清军士气
B. 体现外交手腕,避免了战事扩大
C. 严重贻误了战机,导致清军惨败
D. 加剧了列强矛盾,形成有利之势
马克思指出:“这场战争对英国人将非常危险。英国人能把广州城完全毁灭,能攻占沿海的一些据点,可是他们所能调集的全部兵力都不足以夺取和扼守广东和广西两省,更谈不上占领整个中国。”材料中的“这场战争”是指
A. 甲午中日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鸦片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