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中央情报局从1958年开始评估中苏关系的发展趋势,每年一个评估报告。其中1958年的评估报告认为:中苏的同盟是不可能破裂的。原因有三:一是中苏意识形态一致,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二是政治目标一样,都要走向共产主义;三是敌人一样,都是美国人。这表明该报告
A. 忽视了中苏两国国家利益的矛盾
B. 忽视了中苏意识形态的根本分歧
C. 正确预见了中苏关系发展的走向
D. 正确指出了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
南北朝时期,鲜卑族牧民大量转化为个体农户,但与同期的中原汉族个体农户相比,虽然播种面积更大但是总产量却更低。为此,农业专家贾思勰反复强调不要过度扩大耕种面积,要精耕细作。这表明
A. 均田制的发展受到了阻碍
B. 小农经济模式不适合南北朝时期
C. 人地矛盾尖锐导致耕作模式改变
D. 精耕细作有利于实现农业收益的扩大
“1947—1948年间,西方国家决定在德国的占领区合并成一个经济统一体,并在这个统一体和它们在柏林的占领区发行一种新马克”。西方国家的这种做法
A. 揭开了美苏冷战序幕
B. 加速了德国的分裂
C. 促进了欧共体的发展
D. 维护了德国的统一
“一场严肃的祷告,同样可以在草屋中或者猪圈里进行。……有说话声音的地方,就是上帝的所在。……只有在最后一个穷人得到照应后,才能考虑兴建教堂。至于教堂的建造、风格和装饰都无关紧要”。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A. 旨在冲破封建专制制度的束缚
B. 使人获得灵魂自救的自主权
C. 使人开始摆脱基督教神学统治
D. 构筑了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
国民革命军第129师师长刘伯承在战士不情愿换掉已经穿戴了多年的红军装、五星帽,而要换上青天白日帽徽时说:“这帽徽是白的,可我们的心永远是红的!同志们,为了救中国,暂时同红军帽告别吧!”他这样说的历史背景是
A. 抗日统一战线基本形成
B. 日军策划攻击重庆
C. 国共合作发动国民革命
D. 正面战场策划战略反攻
在1787年宪法制定时,麦迪逊将参议院的用途描述为“一个抗御……反覆与激情的必要防护”。华盛顿说:“我们将法条(来自众议院)倒入参议院碟子里冷一冷。”这说明参议院的创立者们希望
A. 使参、众两院分权与制衡
B. 参议院注重维护州权利
C. 参议院行事更加审慎严谨
D. 众议院完全控制立法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