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主张隆礼重法,黄宗羲主张制定“天下之法”,二者都
A. 反映了新兴阶级的诉求
B. 具有时代进步性
C. 从统治者角度思考问题
D. 推动了社会转型
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做法从根本上表明
A. 市场经济一定要取代计划经济
B. 市场经济完全可以和计划经济并存
C.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
D. 市场经济体制不是资本主义的专利
1946年10月10日,梁漱溟(著名爱国民主人士)去上海见周恩来。次日坐夜车回南京,下车翻开报纸,发现“国军已拿下张家口”。不禁惊叹地对记者说“一觉醒来,和平已经死了。”“和平死了”是因为
A. 国民党坚持独裁专政
B. 国民党拒绝参加政治协商会议
C. 国民党破坏政协决议发动内战
D. 国民党不承认解放区政权
美国中央情报局从1958年开始评估中苏关系的发展趋势,每年一个评估报告。其中1958年的评估报告认为:中苏的同盟是不可能破裂的。原因有三:一是中苏意识形态一致,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二是政治目标一样,都要走向共产主义;三是敌人一样,都是美国人。这表明该报告
A. 忽视了中苏两国国家利益的矛盾
B. 忽视了中苏意识形态的根本分歧
C. 正确预见了中苏关系发展的走向
D. 正确指出了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
南北朝时期,鲜卑族牧民大量转化为个体农户,但与同期的中原汉族个体农户相比,虽然播种面积更大但是总产量却更低。为此,农业专家贾思勰反复强调不要过度扩大耕种面积,要精耕细作。这表明
A. 均田制的发展受到了阻碍
B. 小农经济模式不适合南北朝时期
C. 人地矛盾尖锐导致耕作模式改变
D. 精耕细作有利于实现农业收益的扩大
“1947—1948年间,西方国家决定在德国的占领区合并成一个经济统一体,并在这个统一体和它们在柏林的占领区发行一种新马克”。西方国家的这种做法
A. 揭开了美苏冷战序幕
B. 加速了德国的分裂
C. 促进了欧共体的发展
D. 维护了德国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