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春天的故事》:“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诗篇”的主题是
A.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B.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D.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制定民主革命纲领的中共“二大”宣言指出:“中国三万万的农民,乃是革命中的最大要素。农民因为土地缺乏、人口稠密、天灾流行、战争和土匪的扰乱、军阀的额外征税和剥削、外国商品的压迫、生活程度的增高等原因,以至日趋穷困和痛苦。”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A. 认识到民主革命中农民阶级的重要地位
B. 决定以发动农民运动作为党的中心工作
C. 提出了由国民革命转向土地革命方针
D. 决定以农村为基地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著名历史学家傅斯年谈到:“从(1919年)五月四日以后,中国算有社会了。中国人从发明世界以后,这一觉悟是一串的:第一层是国力的觉悟;第=层是政治的觉悟;现在是文化的觉悟,将来是社会的觉悟。”这里对“社会的觉悟”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 知识分子民族和国家意识增强
B. 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
C. 中下层平民生活、思想和习俗的改造
D. 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
近代中日两国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日本维新派提出“和魂洋才”,中国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结果两者一成一败。其根本原因是
A. 学习的文化内容不同
B. 制定的具体目标不同
C. 推行者的社会立场不同
D. 实施的方式方法不同
干支纪年是中国古代常用的一种纪年法。戊戌变法发生于1898年,八国联军侵华的1900年应是
A. 己亥年
B. 辛丑年
C. 庚子年
D. 壬寅年
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说:“粟贵伤末,粟贱伤农。乃当其贵,不能使贱,上禁止勿贵,而积粟者闭籴,而愈腾其贵。当其贱,不能使贵,上禁止勿贱,而怀金者不售,则愈益贱。”材料表明王夫之主张
A. 实行农商并举的经济政策
B. 加强政府调控平抑粮食价格
C. 征收工商税减轻农民负担
D. 发挥市场作用促进商品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