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苏维埃工农共和国改为苏维埃人民共和国,1936年又改为民主共和国。1937年,工农民主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直接受南京中央政府与军事委员会指导。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国共两党开始由对峙走向合作
B. 适应民族革命战争的需要
C. 国共达成建立联合政府的协议
D. 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到来
早期中共革命领导人大都意识到:“没有土地的果实,是不能发动群众的”,“普遍的贫农对于土地、财产的要求不消说是为农村革命斗争的中心动力。”这说明早期中共领导人
A. 认识到土地革命的重要性
B. 试图改变广大农民贫苦现状
C. 具有“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D. 注重发动农民进行革命斗争
参加过五四运动的罗家伦说:“自从受了‘五四’这个大刺激以后,无论是谁,都觉得从前的老法子不适用,不能不别开生面,去找新的,这种潮流布满于青年界。”由此可见五四运动最直接的影响是
A. 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B. 促进了中国教育的改进
C.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D. 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梁启超评价辛亥革命具有“空前绝后的意义”。“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由此可见,梁启超认为辛亥革命的作用是
A. 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人人心
B. 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C. 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D. 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
有学者认为,近代中国实际上经历了“西化”、“反西化”、“近代化”三个交叉的探索过程。下列各项中,符合“反西化”和“近代化”内容的是
A. 虎门销烟,太平天国运动
B. 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C. 辛亥革命,戊戌变法
D. 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
史学界认为,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新旧交替的时代,既显示出旧时代农民起义的局限性,又具有新时代的特征。下列措施反映其新时代特征的是
A.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
B. 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分土地
C. 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
D. “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