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全球史》记载:“美国试图在亚洲各地建立反共产主义的堡全。掇助前敌人日本进行重建,在韩国和台湾培植亲美勢力……中苏之间的伙伴关系成熟,呈现出独特的形式,北京承认莫斯科在世界社会主义中的绝对权威,以此来换得苏联在军事装备和经济上的援助。”这段材料说明
A. 美苏两国当时处于敌对状态
B. 中苏之间通过妥协实现国家利益互换
C. 美国的国家战略重点在亚洲
D. 外交政策的制定取决于国家利益
有学者指出:“冷战”史表达的结构性矛盾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国家利益竞争和国际关系中的霸权之争,更具实质性的是两种对抗性社会制度及其指导性意识形态的斗争。造就这种格局的制度性分裂和意识形态对抗应起始于
A. 二月革命
B. 十月革命
C. 雅尔塔会议
D. 杜鲁门主义
1921年,列宁在纪念十月革命胜利四周年时指出:“我们比谁都更彻底地进行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我们完全是自觉地、坚定地和一往直前地向着社会主义革命前进,我们知道社会主义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之间并没有隔着一道万里长城。”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二月革命的完成非常有助于十月革命的展开
B. 二月革命是一场最彻底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可随时转为社会主义革命
D. 两场革命都充分体现了列宁高超的领导艺术
历史学家曾这样形容新中国参加的一次国际会议时说:“第三世界国家像从帝国的灰烬中涅盘的凤凰一样,自由、和平、不结盟、勤奋……充满公共美德。”这次会议
A. 推动了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的和平解决
B. 直接促成中国与亚非国家兴起新的建交高潮
C. 改善了中国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
D. 促进了世界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下表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各级党政机关受理的群众来信来访情况。对此表解读符合实际的是
A. 我国已建立起群众来信来访的专门处理机构
B. 来信来访为党政机关与群众沟通的唯一渠道
C.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愿望
D. 信访内容多与党的政策及各项中心工作相关
下面是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领导名录表。表格反映了
A. 中共与各党派团结合作的开始
B. 中共领导的多党制民主形成
C. 中共对新中国成立前民主构想的实践
D. 中共对苏联政治体制的照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