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面是晩清驻外使节有关近代世界政体大略的综述:
地球万国内治之法,不外三端:有君主之园,有民主之国,有君民共主之国。今日之德日皆君主之国也,与中国无异。美、法,皆民主之国也,共政权全在议院,而(总统)无权焉。英国,君民共主之国也,大约民权十之七八,君权十之二三。
民主之国,其法合于孟子”民为贵”之说;然其弊在朋党角立,互为争胜,甚且各挟私见而不问国事之损益,则权不一而志不齐矣。君主之国,主权甚重,操织仲編,择利而行:然其在上重下轻,或役民如牛马,无安乐自得之趣,如俄国政俗是也。惟君民共主,无君主、民主偏重之弊,最为斟的得中。
——摘编自《薛福成(1838年-1894年)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晚清驻外使节对近代西方民主政体的认识找出其中两个不当之处,并运用相关史实予以简要说明。(要求:史实正确,史论结合,语言逻辑清晰。)
政治文明的演进经历浸长而艰难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其产生之目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如果这一度被削弱,此国家准出问题。传统农业对水利有着更多的依赖,从大禹治水到清代多次治理黄河,无不集中了大量的人カ物カ,这是靠一家一户的小农无法实現的……秦凭借从中央到地方较为完善的统治机构,做到了“书同文”。文字统一对形成共同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对中国的民族融合、国家统一、域拓晨、历史延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摘自风凰网
材料三 新英格兰出现的骚乱,我们商业上的不景气以及笼罩全国各地的那种普遍的低消沉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如果不是完全的话)归咎于最高权力机构的无权。
——华盛顿1787年给友人的信
材料四 中央对实行严格管理,国家官员在君主面前,永远只能处于被管理被驱策的地位,决不能按自己的意图或根据客观条件运用独立的治理权。
——摘自《中国政治制度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的主要政治制度。请说明西周的地方制度在实行后期给当时社会带来的消极影响。
(2)据材料二,概括这一制度对推动中华民族发展的作用。
(3)据材料二,指出美国独立之初面临什么问题?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为解决这一问题采取的措施。
(4)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和美国的中央集权制度有什么不同?
《新全球史》记载:“美国试图在亚洲各地建立反共产主义的堡全。掇助前敌人日本进行重建,在韩国和台湾培植亲美勢力……中苏之间的伙伴关系成熟,呈现出独特的形式,北京承认莫斯科在世界社会主义中的绝对权威,以此来换得苏联在军事装备和经济上的援助。”这段材料说明
A. 美苏两国当时处于敌对状态
B. 中苏之间通过妥协实现国家利益互换
C. 美国的国家战略重点在亚洲
D. 外交政策的制定取决于国家利益
有学者指出:“冷战”史表达的结构性矛盾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国家利益竞争和国际关系中的霸权之争,更具实质性的是两种对抗性社会制度及其指导性意识形态的斗争。造就这种格局的制度性分裂和意识形态对抗应起始于
A. 二月革命
B. 十月革命
C. 雅尔塔会议
D. 杜鲁门主义
1921年,列宁在纪念十月革命胜利四周年时指出:“我们比谁都更彻底地进行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我们完全是自觉地、坚定地和一往直前地向着社会主义革命前进,我们知道社会主义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之间并没有隔着一道万里长城。”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二月革命的完成非常有助于十月革命的展开
B. 二月革命是一场最彻底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可随时转为社会主义革命
D. 两场革命都充分体现了列宁高超的领导艺术
历史学家曾这样形容新中国参加的一次国际会议时说:“第三世界国家像从帝国的灰烬中涅盘的凤凰一样,自由、和平、不结盟、勤奋……充满公共美德。”这次会议
A. 推动了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的和平解决
B. 直接促成中国与亚非国家兴起新的建交高潮
C. 改善了中国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
D. 促进了世界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