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思想家李贽是一位狂狷之士:他剃光头发留着长须,“儒帽裹僧头”,穿着亦僧亦儒的怪异服装;他讲学传道,却收女弟子。由此可见,李贽
A. 致力于儒学和佛教的融合
B. 认可明代妇女地位的变化
C. 力图冲破封建传统的束缚
D. 渴望得到超然物外的自由
“宋沿唐制,亦贵进士科。然唐时犹兼采誉望,不专辞章。宋则糊名考校,一决文字而已。”由此可见,与唐代科举相比,宋代
A. 考试程序更加公正
B. 取士科目有所减少
C. 进士及第尤为尊贵
D. 录取人数大大增加
《无锡道中赋水车》咏颂:“翻翻联联衔尾鸦,荦荦确确蜕骨蛇……天公不念老农泣,唤取阿香推雷车.”这里“水车”的使用
A. 开启农具自动化的先河
B. 提高了农田抗旱的能力
C. 标志着灌溉技术的成熟
D. 使农业摆脱自然的束缚
《史记》记载:“秦王发图,图穷匕首见……(荆轲)乃引其匕首以掷秦王,不中,中铜柱。”山东嘉祥武氏祠的汉代画像石《荆轲刺秦王》(下图)再现了这一场景。《史记》记载和这块画像石在( )
A. 描绘上是一致的
B. 形式上是一致的
C. 风格上是一致的
D. 主题上是一致的
中国传统家族有“长兄如父”“小儿不及长孙”的说法。这些说法体现的是
A. 家族和睦
B. 等级秩序
C. 贵族世袭
D. 宗法观念
河南安阳西高穴曹操墓和江西南昌刘贺墓都是近年来的重大考古发现。
| 西高穴曹操(155~220年)墓 | 海昏侯刘贺(前92~前59年)墓 |
墓葬位置 | 只符合部分文献记载(注:文献中关于曹操墓位置有多种记载) | 与文献记载一致 |
墓葬形制和结构 | 与当时王侯级墓类似 | 符合汉代列侯墓的规制 |
出土器物 | 具有汉代特征 | 具有典型的汉代风格 |
出土器物上的文字 | “魏武王”(注:包括曹操在内,这一历史时期曾有三位“魏武王”) | “刘贺”“海昏侯臣贺” |
目前学术界基本上一致认为海昏侯墓的墓主就是刘贺,但在西高穴墓的墓主是否为曹操这一问题上还存在争议。
(1)阅读上表,对比刘贺墓资料,说明西高穴墓墓主身份存在争议的原因。
中法两国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2016年4月至6月,第十一届“中法文化之春”在中国举行,促进了两国之间的友好往来。
19世纪末20世纪初,孟德斯鸠、卢梭等人的思想被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广为宣传。《论法的精神》和《社会契约论》也被译成汉语出版。
(2)概括孟德斯鸠和卢梭的思想,并分析其思想在近代中国广为传播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