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中国近60年(1870年—1930年)来的新政都是自上而下,并非由下而上。一切新的事业都是由少数先知先觉者提倡,费尽苦心,慢慢地奋斗出来的。在甲午战争以前,这少数先知先觉者都是在朝廷做官的人。甲午战争以后,革新的领袖权慢慢地转到在野的人手里,但这些在野的领袖都是知识分子,不是民众。严格说来,民众的迷信是中华民族近代接受西方文化的大阻碍之一。”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 洋务运动是一场地主阶级开明分子掀起的新政
B. 维新变法是由知识分子领导的一次思想启蒙运动
C. 清末新政是由先知先觉者倡导的自上而下的改革
D. 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中国的现代化
《资政新篇》全文分4个部分,即“用人失察类”、“风风类”、“法法类”和“刑刑类”。内容涉及政治、法律、经济、文化、外交等多个方面,下表是4个部分字数和所占比例,这说明
A. 先进的中国人迫切地、大幅度地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B. 中国学习西方已经从器物上升到制度
C. 洪仁玕对西方自然科学或是社会科学的引用急切
D. 《资政新篇》适应了太平天国运动发展的需要
下面是清朝雍正到光绪时期军机大臣人数统计表,据此推知,清朝军机处
A. 精干高效
B. 保密性强
C. 机构健全
D. 权力稳固
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介绍了欧洲先进的水利技术和工具,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收录了倭缎织造法、朝鲜棉布染整法和西洋红夷火炮铸造法等。康熙帝重用传教士南怀仁等修订历法、铸造火炮。对这些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A. 为中国科技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
B. 明清开始引进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
C. 统治者推行开明和开放的外交政策
D. 推动了当时社会科技和经济的转型
云梦秦简中秦律规定,制作同一种器物其大小、长宽必须相同。汉武帝时代,中央在盐、铁产地设置盐官和铁官,实行统一生产和统一销售。《唐会要》卷八六记载:“贞观十月敕:五品以上,不得入市。”这些规定说明
A. 国家对经济管理法制化
B. 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C. 政府对商业控制较严格
D. 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孟子一再强调:“君如好乐,与百姓同之:君如好色,与百姓同之:君如好货,与百姓同之:君如好利,与百姓同之。”黄宗羲认为:“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上述言论意在
A. 提倡君主专制
B. 强调民本思想
C. 主张依法治国
D. 批判君主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