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
A. “中体西用”
B. 维新思想
C. 毛泽东思想
D. 邓小平理论
从“宋代”“格物致知”“理学集大成者”等历史信息中,你能够联想到的人物是( )
A. 荀子 B. 董仲舒 C. 朱熹 D. 李贽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陆贽字敬舆,苏州嘉兴人,中唐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据<新唐书》记载,唐德宗登基之后,曾派遣黜陟使庾何等人巡行天下,考核各地官吏。陆贽上书请求以“八计听吏治”:视户口丰耗以稽抚字,视垦田盈缩以稽本末,视赋役薄厚以稽廉冒,按籍繁简以稽听断,视囚系盈虚以稽决滞,视奸盗有无以稽禁御,视选举众寡以稽风化,视学校兴废以稽教导。分别从户口、田亩、赋役、户籍、囚系、奸盗、选举、学校等八个方面来考察地方官吏的吏治才能,比较全面地涵盖了地方官员的职责。这在“安史之乱”之后地方吏治不伸的中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保证对官员的考核能够真正落到实处,陆贽还提倡“按名责实”,以防止名实不符的现象发生。他认为:“讷讷寡言者未必愚,喋喋利口者未必智,鄙朴忤逆者未必悖,承顺惬可者未必忠。”因此,他主张“举措不可以不审,言行不可以不稽”,“所举必试之以事,所言必考之于成,然后苟妄不行,而贞实在位矣。”
——摘编自张洪海《陆贽的官员考核标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陆贽的官员考核主张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陆贽的官员考核主张的意义。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从1940年6月法国战败到1941年年底,英国陷入反德斗争的最危险时期,处境孤立,且国力衰微。德国实力的增强损害了美国在欧利益。1940年年底,美国两次民意测验中,多数人赞成政府给予英国更多援助。次年5月,即便军事护航会使美国卷入战争,仍有过半数的民众支持政府的军事护航措施。鉴于此,美国政府及时调整政策,通过“租借法案”和国会拨款等方式解决英国购买军火和军用物资的困难。英国以纽芬兰、百慕大和加勒比海地区的海空军8个基地获取了美国价值25万美元的50艘驱逐舰,以拱卫英吉利海峡,与德国继续对阵。美国政府明确提出:“我们第一位的忧虑在于大西洋,希特勒是对西半球、大西洋文明的主要威胁。”随后双方达成协定:美军的主要力量将用于大西洋和欧洲地区,因为它是决定性的战场,其他战场上美国部队作战均应有利于这方面的战事。总之,美国及时援助,使英国熬过危险时期,牵制德军部分兵力,减轻德国对苏压力,并使德军陷入两线作战的窘境,为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胜利做出贡献。
——摘编自杜明才《论1940年至1941年美国对英援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40—1941年美国对英援助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40—1941年美国对英援助的措施及意义。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中国经济改革采用渐进式改革方式使改革获得成功,这是世界公认的。金融改革在中国渐进改革过程中,发挥着特殊的支持作用甚至是关键性的作用。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后,中国加快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首次正式提出国家专业银行向国有独资的有限责任公司转变,标志着金融领域开始了体制内的制度创新。作为专业银行商业化的配套措施,还提出了分离政策性业务与经营性业务,并完整地提出同企业一样的“四自”方针。此后,国家出台了《中国人民银行法》
《商业银行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按美国信贷资产五级分类模式对信贷资产进行了清理与划分,对历史遗留的不良债务进行了剥离,为商业银行的规范经营以及与国际接轨创造了条件。总体而言,这一阶段的金融改革是对原有的金融体制的一次深刻的变革。它突出表现在:1994年中国建立了中央银行制度,将原来的四大国家专业银行转变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并成立了货币政策委员会,增强了货币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基本形成了中国的金融组织体系,初步建立了“统一开放、有序竞争”的金融市场体系,为金融市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促进了金融业的对外开放。
——摘编自钟瑛《稳中求进的步伐:中国金融渐进式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92年后中国金融改革的突出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92年后中国金融改革的作用。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狄更斯(1812~1870)英国著名作家。其作品特别注意描写生活在英国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的生活遭遇,深刻地反映了当时英国复杂的社会现实。1854年,发表《艰难时世》(Hard Times),本书的背景是当时英国社会的劳资关系非常紧张。小说中最重要的人物是“教育家”葛雷硬,这个退休的五金商人只相信事实,认为人生只不过是隔着柜台的现金交易。他以这种“事实哲学”来教育学生和自己的儿女,结果儿子成为强盗,女儿因内心空虚差点精神崩溃,这时葛雷硬才幡然醒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作者通过这一情节批判了当时英国的功利主义,与此同时,他还以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豪情讴歌人性中的真、善、美,憧憬更合理的社会和更美好的人生。
——摘编自柳呜九《世界文学史》
结合世界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重大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