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七八十年代,世界棉纺织业的发展,促进了中国棉花的出口。原来不种棉花的地区也开始大量种植。“江西、浙江、湖北等处,向只专事蚕桑者,今皆种植棉花”。这表明当时中国
A. 农业商品化趋势加强
B. 棉纺织业取代传统丝织业
C. 中国小农经济完全解体
D. 农村产业结构发生根本变化
我国古代在对官员的选任和管理上实行人事回避制度,主要是亲属回避、地城回避和职务回避。人事回避制度正式确立于两汉,发展成熟于唐宋,完备于明清。回避制度
A. 导致了人才匮乏的局面
B. 消除了血缘、地城观念
C. 杜绝了吏治腐败的现象
D. 客观上有利于社会公正公平
翰林在唐朝为艺能之士(书、画、弈棋等)待诏之所,唐玄宗时,命文人之士居翰林中,分掌制诰。北宋时,翰林学士设为专职。至明中叶后,则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由此说明
A. 人才选拔来源扩大
B. 翰林的权位越来越重
C. 行政决策失误减少
D. 翰林的地位每况愈下
土地兼并往往导致社会矛盾频发,统治者虽然采取措施,制定官民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但始终不能阻止封建社会土地兼并问题的出现。其根源在于
A. 封建土地私有制
B. 社会动荡不安
C. 豪强地主势力阻挠
D. 重农抑商政策
西周灭商后,因其国都远在西北,不利于控制幅员辽阔的疆土和统治商代后裔,周天子选派亲族、功臣到王畿之外的地区建立诸侯国。其作用体现在
A. 确保了宗法制的实施
B. 削弱了官僚、贵族的势力
C.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 建立了中央集权政治制度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二战后,欧洲“同时经历了衰落与成功。事实上,这两种看似矛盾的发展趋势是互相强化的.从新闻标题或电视屏幕上就可以看到,北京、开罗和新德里在国际事务中与巴黎、伦敦和华盛顿一样地位显赫。无论何处,曾经沉默的大众正在占领历史舞台,大声喊出他们的要求,而这在几十年前是难以想象的。”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根据材料提取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释。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