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1825-1855年尼...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1825-1855年尼古拉一世统治的30年间,已爆发了500多次农民骚动。随着克里米亚的灾难,农奴的不断上升的压力变得不可抗拒起来,尼古拉的继任者亚历山大二世把解放农奴当作代替革命的唯一办法。亚历山大作这决定时也受到许多贵族的鼓励,这些贵族赞成解放农奴是为了利用日益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欧洲对谷物的不断增长的需求。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俄国史学家尽管一致承认列宁有关革命形势的概念是正确的,但围绕如何解释这种概念仍有分歧。德国史学家全面否定这种概念,认为涅奇金娜提出的农村大量骚动对政府有关农民问题的政策产生决定性影响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施拉姆认为,改革前几十年的种种情况并非证明“沙皇和贵族坐在火药桶上”,更不能够谈什么农民革命,只是一小部分农民愤愤不平,而穿上军装的昔日农奴在克里米亚战争期间,“忠心耿耿地为自己祖国和自己沙皇”作战。

——摘编自张广翔《德国学者关于俄国1861年改革研究述评》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亚历山大二世解放农奴的原因。

(2)材料二中德国与俄国学者争论的焦点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史学争议问题?

 

(1)①政治上农民骚动;②经济上资本主义发展;③思想上启蒙运动的影响;④导火线,克里米亚战争俄国的失败。 (2)焦点:革命形势的发展是否是导致农奴制改革的原因。 如何看待:①史学争议是正常的学术现象,应以“百家争鸣”的态度来对待学术争议;②判断学术观点正确与否主要看掌握史料丰富与全面的程度;是否有正确的历史观;是否有正确的研究方法;等。 【解析】 本题考查亚历山大二世解放农奴的原因和对待史学争议问题的态度,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和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1)亚历山大二世解放农奴的原因,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已爆发了500多次农民骚动”“克里米亚的灾难”“这些贵族赞成解放农奴是为了利用日益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欧洲对谷物的不断增长的需求”等信息,并联系所学当时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启蒙思想的影响等方面来回答。 (2)根据材料中的“德国史学家全面否定这种概念,认为涅奇金娜提出的农村大量骚动对政府有关农民问题的政策产生决定性影响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等信息可以看出,“革命形势的发展是否是导致农奴制改革的原因”,是德国与俄国学者争论的焦点。联系所学可知,对待史学争议问题,应以“百家争鸣”的态度来对待;要从掌握史料丰富与全面的程度、正确的历史观和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判断。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指南车又称“司南车”,是中国古代用来指示方向的一种装置。指南车起源很早,历代曾几度重制,但均未留下资料,直至宋代才有完整的资料。下面是历代制作指南车的情况。

——摘编自《关于中国古代经济几个细节知识的分析与思考》

从材料中提取两项有关中国古代科技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信息进行解读。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黄宗羲那里,改变君权过重,由于皇帝胡作非为而“丧天下”的办法,已开始放弃了二程、朱、王专门要求“正人心”和“格君心之非”,而企望通过建立现实制度来得到保障,这可以看做“内圣”之学有了向外的新开拓。明中叶以来,无论朱学或王学,都有走向现实世界的普遍趋势。近乎科学的实证之风开始吹起,除学术本身的发展逻辑外,商业都市的高度繁荣,各行各业的分化兴起、众多科学论著的出现等,都表明当时社会结构、时代氛围和意识形态开始有了某种重要的变动,这可能是使理学内部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不但是黄宗羲,还有好些人都有“工商皆本”的观念,与自秦汉以来重农抑商的传统思想开始有了离异。―

——摘编自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儒家知识分子群体开始从传统经世的旗帜下走向分化,其派别主要有:试图把经学大义运用到实际政治中去的“通经致用”派;致力于自然科学研究,以科学技术为武器实现富国强兵的“科学技术”派;主张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倡导派留学、译西书、设学堂、兴军工、办实业、练军队,以维护伦纪圣道的“中体西用”派;推行君主立宪,并以此为工具进行变法的“维新变法”派。这化,使得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各种思想斗争此起彼伏,影响着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走向与脉络。―

——摘编自郭歌《中国近代经世致用思想及其历史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儒学“新开拓”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鸦片战争后经世致用思想的特点,并说明其意义。

 

 

查看答案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其对人力物力资源的空前破坏再次使人们充分注意到有必要找到某种方法来摆脱国际混乱局面,使战争“不仅是不可想象的,而且是不可能的”。二战后能体现摆脱国际混乱局面、避免战争发生的方法是

A. 推行马歇尔计划

B. 签署《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

C. 通过《联合国家宣言》

D. 签订《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查看答案

20世纪60年代,英国工业和科技事实上停滞不前,造成了渐增的贸易逆差。相反,欧洲大陆上的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等国家却从日益扩大的市场和对科技的大力投资中获得了生产优势,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发展。这说明

A. 共同市场的形成推动了西欧经济的发展

B. 英国的世界经济垄断地位受到冲击

C.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加剧了发达国家的利益失衡

D. 英国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吸收缓慢

 

查看答案

俄国十月革命之后,列宁在论述对资产阶级实施无产阶级专政必要性时指出:“小生产是经常地、每日每时地、自发地和大批地产生出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下列做法中体现这一理论内涵的是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出台

B. 新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C. 赫鲁晓夫开始推行经济改革

D. 戈尔巴乔夫建立家庭农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