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时一切政令由宰相拟定,送皇帝画赦;宋朝时宰相向皇帝上劄子(用来上奏或启事的一种文书),先经皇帝统一或批改,再正式拟旨;到明朝时则一切诏令皆出皇帝亲旨,全部决策权在皇帝。这反映出我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趋势是
A. 皇帝可直接章承六部职能
B. 专制皇权不断强化
C. 君相间的矛盾越来越明显
D. 丞相渐为皇帝的私人秘书
秦朝统一后在全国进行各项标准化建设,建立统一的度量衡体制、货币和文字,对各种农具实行规范化,使车轴长度标准化,以及监督公路和运河的建设等。这些措施的推行主要得益于
A. 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
B. 嬴政本人的雄才大略
C. 藩镇割据的管理模式
D. 分久必合的历史大势
徐扬杰先生认为:“殷周王室、各诸侯国和各卿大夫邑,既是国家的一级行政机构,又是大大小小的家族:殷王、周王、诸侯、卿大夫和各级贵族,既是各级政权的首领,又是各个家族的族长。”其意在说明中国商周时期政治制度
A. 实现了国家权力的合理分配
B. 体现了极其森严的社会等级
C. 具有家国同构的社会特征
D. 实现了中央权力的高度集中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在1875年“马嘉理”事件和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的处理和规定当中,郭需焘因时事需要出使英国,成为晚清中国第一位驻外公使。郭嵩焘先人一步,根据自身的认识,用“本末观”实现了对“体用观”的超越。他说“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商贾,造船、制器、相辅以益其强”。
郭禹焘上奏《新加坡设立领事片》以“保护商民,与国政相经纬”,从而做到“官商之意常亲”,于是就有了中国在外设立的第一个领事馆﹣新加坡领事馆。郭嵩焘对“夷夏观”进行了理性的批判和认识,主张应该主动与世界各国平等交往。郭焘在得知英国将向喀什噶尔派大臣以保全阿古柏政权时,对英国政府提出了严肃抗议,并要求英国政府撤回使臣。在郭焘使英前后,时人尤其是洋务派对西洋文明的认识,还停留在坚船利炮的层面上。而郭焘则不然,他着重去把握西方文化和科学的精神实质。
——摘编自刘平《郭荡焘出使英国述评》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876年郭嵩焘成为晚清中国第一位驻外公使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郭嵩焘的历史功绩。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29年,马奇诺再次出任法国陆军部长,经过多方努力,最终促使国会在1930年通过了防御工程的预算拨款。1935年底,绵延数百公里的地下钢铁长城马奇诺防线基本竣工。20世纪30年代,世界军事技术发生了重大变革,法国军方也及时地捕捉到这一信息,但法国因为仰赖绵亘防线的作战形式,其军事学说基本上停留于20世纪20年代对一战经验的总结。当戴高乐将军系统地提出组建机械化装甲化部队的意见时,遭到了军方高级领导人的群起攻击。军事当局对马奇诺防线的过分重视和渲染,使法国军界产生了严重的自满心理,在这种氛围中戴高乐的机动战思想难逃厄运。尽管法德主要兵器的数量和质量之比不相上下,然而,在使用这些部队和武器的军事学说和作战原则上双方大相径庭。
——摘编自杨凯《二战前法国军事战略透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修建马奇诺防线的背景。
(2)根据材料,概括马奇诺防线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奇诺防线对法国产生的影响。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东)汉明帝刘庄即位后“遵奉建武(汉光武帝刘秀)之教,有加而无改永平(汉明帝年号)二年,汉明帝以大司空窦融管教子弟不严,数次下诏责罚并最终将其罢官。后来,楚王刘英、广陵王刘荆、驸马都尉韩光等也都先后犯法坐事论死,群臣震恐,朝廷肃然。永半九年,“令司隶校尉、部刺史岁上墨绶长吏视事三岁以上理状尤异者各一人,与计偕上;及尤不政理者,亦以闻'他还制定对地方官吏的考察勘陟制度。西汉末年以来,黄河年久失修,为患益甚,“兖、豫百姓怨叹”,汉明帝乃令著名水利专家王景率兵卒数十万人治水。汉明帝还曾多次下诏减免賦税摇役,令官吏劝督农桑。汉明帝尚儒学,倡导“以孝治天下”,并在南宫设太学,聘任高明的经师传道授业,学生最多达万余人,甚至连匈奴责族也派遣弟子万里求学。永平十六年,汉明帝遣窦固等击敗北匈奴,后又派班超出使西域各国,使西域各国重新归附汉朝。一时之间,上行下效,“天下安平,人无徭役,岁比登稔,百姓殷富,粟斛三十,牛羊被野”,史称永平之世。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汉明帝的为政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明帝为政措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