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英国外交官描绘道:“驻在南京的浙江部队,用很特殊的方式来庆祝孙文博土当选为临时大总统。白天,他们的队伍带着剪刀做武器,在各个主要街道上游行,对他们所遇到的所有那些仍然蓄着辫的中国人,一律用剪刀剪去辫子。”这反映了当时“剪辫”
A. 实现了社会上易风移俗
B. 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
C. 体现了人人平等的观念
D. 破除了封建守旧思想
近代学者徐兆玮在其《辛亥日记卷》中记载:某人曾翻译一本书名叫《平民政治》,但现在却准备易名为《共和政治》后再出版;《国粹学报》一直销路不畅,但改名为《共和杂志》后变得抢手。这些现象反映出
A. 辛亥革命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性质
B. 辛亥革命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C. 民国初期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D. 民国初期彻底否定中国传统文化
有学者评论说:“洪仁玕的思想虽不够充分,但却可贵,朝这个方向走下去,一定能上道”。他评论的依据是
A. 金田起义的爆发
B. 《天朝田亩制度》的制定
C. 拜上帝教的创立
D. 《资政新篇》的提出
1869年4月正式公布生效的《洋泾浜设官会审章程》规定,涉及洋人的案件由领事或领事派陪审官会审;凡为外国服役及洋人延请之华民涉讼,亦得由陪审官会审,如案件中并不涉及洋人,陪审官不得干预;纯粹华人之间的案件,领事不得干涉。从近代化史观看,这种会审制度
A. 有利于推动中国司法走向近代化
B. 传播了西方自由平等的思想
C. 带有浓厚的半殖民地特色
D. 导致了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南京条约》签订后,清廷谕旨由两广总督兼管理各国通商事务钦差大臣,避免与西方使节直接打交道,将对外关系的范围局限于贸易。这反映了
A. 中国外交逐渐趋于近代化
B. 列强侵犯中国的外交主权
C. 清政府幻想继续“闭关锁国”
D. 清政府坚决捍卫国家主权
我国古代政治制度不断调整与变革,下列措施反映强化中央集权的是
A. “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即姜尚)于齐营丘。”
B. “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
C. “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
D. “军国大计、罔不总揽……盖隐然执政之府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