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3年初,孙中山对汪精卫、胡汉民等人说“我想和共产党合作,你们却不赞成……现在中共组织工人运动,群众一起来动不动就是几千几万甚至几十万,罢工规模浩大,震动中外,其势尤不可侮。从这一点看我们不如共产党。”又说苏俄国力强盛,是当今社会主义大国,愿意放弃不平等条约并赞助我们,可与为友。”这表明
A. 新三民主义已经形成
B. 国民大革命风起云涌
C. 国民党右派抵制革命
D. 孙中山思想与时俱进
按照美国学者格尔的说法,五四运动爆发之际,属于“相对剥削感”最强烈的时刻,因此,最容易产生反抗行动。这主要强调五四运动
A. 是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所引发
B. 与北洋军阀政府的反动统治相关
C. 使中国民众的民主意识完全觉醒
D. 成为救亡图存运动兴起的导火线
1894年7月,清军秘密向朝鲜牙山运兵,由于行动电报被日军破译,造成清军损失惨重。黄海海战前,日军又从破译电报得知北洋海军将在大东沟登陆于是北洋水师惨败。这反映了
A. 通讯技术影响战争的进程
B. 日本侥幸获得战争的胜利
C. 清政府全然没有保密意识
D. 电报战决定了战争的结局
1881年,华侨陈启沅在广东南海成立的继昌隆缫丝厂被当地民众捣毁,理由是“夺人生业”“易生瓜李之嫌”,后被迫迁往澳门;1893年,武举出身的李福明在北京设立机器磨坊,被都察院视为“不安本分”的“刁商”,下令取缔。这些现象表明
A. 民族工业集中于轻工业
B. 民族工业资金来源广泛
C. 民族工业冲击传统观念
D. 商人群体社会地位下降
以上是1876年京师同文馆的一份课程计划表。该课程计划表明京师同文馆
A. 实现了中西文明的有效融合
B. 拓展了洋务运动的业务范围
C. 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改造
D. 是“中体西用”的突出体现
黄宗羲认为在古代,君臣的差距不大,“伊尹、周公之摄政,以宰相而摄天子”,并没有引起什么非议。但“后世君骄臣谄”,“天子之位过高”。据此,黄宗羲主张
A. 恢复宰相职权
B. 确立分权与制衡的机制
C. 建立一整套的监察制度
D. 扩大宰相在朝廷中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