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32年6月7日,在英国民众和改革派的压力下...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32年6月7日,在英国民众和改革派的压力下,国王正式签署了议会改革法案。改革法把英国选民人数从48.8万增加到80.8万,从人口总数的大约2%增加到3.3%。改革法取消了—批衰败选邑,重新分配了143个议席,这些议席大多分配给新兴的工业市镇。改革法还修改了选举资格,将选举权从身份资格转向财产资格。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著《英国通史》

材料二  1912年领布的《中华民国国会组织法》规定,参议院由每省省议会各选10名议员、蒙古选举会选27名议员、西藏选举会选10名议员、青海选举会选3名议员、中央学会选8名议员、华侨选举会选6名议员,共产生议员274名组成。众议院议员按人口的多少来确定各省众议员的数目,蒙古、西藏、青海的众议负名额和参议员名额相同。

关于选举的限制,选举法规定具有以下资格之一者,具有选举众议院议员、省议会议员的权利:年纳直接税2元以上;有价值500元以上不动产者,但于蒙、藏、青海得就动产计之;在小学以上毕业者;有与小学校以上毕业相当之资格者。

——摘编自戴鞍钢《民国首届国会选举经过》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的背景和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国初年国会选举制度的特点。

 

(1)背景:随着工业革命开展,旧的议席分配方案已经不适应新的时代要求;19世纪二三十年代,欧洲大陆革命潮流的冲击;英国群众和改革派的不断斗争。 影响:扩大选民人数,推动英国民主政治发展;工业资产阶级取得更多参与政权的机会;财产资格限制使工人、贫民的选举权被剥夺。 (2)特点:借鉴了美国的国会选举制度;议席分配兼顾各省利益;重视边疆地区;给予华侨参政机会;选民有财产限制和教育程度限制。 【解析】 本题考查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的背景和影响、民国初年国会选举制度的特点,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能力。 (1)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的背景,可以根据材料中的时间信息和“在英国民众和改革派的压力下”,并结合所学当时英国和欧洲的社会状况来回答。其影响可以根据材料中的“改革法把英国选民人数从48.8万增加到80.8万”“这些议席大多分配给新兴的工业市镇”“改革法还修改了选举资格,将选举权从身份资格转向财产资格”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 (2)民国初年国会选举制度的特点,可以根据材料反映的《中华民国国会组织法》规定的内容,包括议员名额分配方案、对选举资格的规定等,分析得出受美国影响、兼顾各省利益、重视边疆、照顾华侨和选民有一定限制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著有《以自由看待发展》,他在卷首开宗明义提出发展观:“本书论证,发展可以看作是扩展人们享有的真实自由的一个过程。”书中指出“人们去做他们有理由珍惜的事情的可行能力,以及去享受他们有理由珍惜的生活的自由”。实质自由或可行能力可从“过程”与“机会”这两个层面来理解,即自由意味着个人不仅享有各种“机会”,而且参与各种选择的“过程”。

——摘编自《西方以人为本发展思想——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思想来源》

根据材料中阿马蒂亚•森的观点,并结合中国现代经济史的史实,自拟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启蒙思想家深入社会,细心观察,对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端进行独立思考、展开无情抨击,提出了理想社会的蓝图,为之进行不息的斗争,他们以人民自居,以宣传群众、启迪民智为己任,为使群众改变旧观念接受新思想,他们除了出版专门的学术、理论著作外,还出版了普及性的通俗读物,还运用小说、戏剧、诗歌等文艺作品让更多的下层群众了解新观念。因此,不少启蒙思想家都是学识渊博、才华横溢的多面手,例如伏尔泰,不仅著有哲学著作,还发表了大量的史学著作、文艺小说、戏剧、诗歌,堪称启蒙运动的导师和领袖。这些思想家,常常冒着上断头台、坐牢和流放的危险,为追求正义、向往光明而贡献出自己的全部智慧。

——编自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卷》等

材料二  新文化运动的启蒙思想者们认为,应该全面地引用西方文化,尤其应该引进西方崇尚个人自由的价值观,用以取代中国传统的伦理纲常。伦理觉悟是“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所谓伦理觉悟,最根本的是确立个人独立平等的人格和进取精神,努力用个人主义取代家庭本位,确立以自我为价值主体的文化和社会,个人主义的基本精神是崇尚个性的,尊重个人自由,个人主义不是利己主义,不是以现实中的个体人为中心。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家庭本位倾向,侧重于共性对个性的规范和制约,使个体失去其主体性。与此同时,新文化运动启蒙思想者还号召国人负起民族、社会、历史的责任,摆脱民族和国别的局限性,用世界眼光观察一切,决不能以“国情”为借口拒绝学习世界其他文明。

——摘编自账朱汉国《历史学习精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启蒙思想家在行动上的特点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中国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原因,并说明中国新文化运动与法国启蒙运动之间的内在联系。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思想解放的意义。

 

查看答案

近年来,美国利用在多媒体、互联网络、卫星电视等方面的强大实力,以贸易自由化为借口,积极打入他国文化市场。美国的近邻加拿大95%的电影、93%的电视剧、75%的英语电视节目和80%的书刊市场主要为美国文化产品所控制。这说明

A. 全球化是文化冲突的副产品

B. 国际文化旧秩序阻碍全球化

C. 发达国家主导了经济全球化

D. 全球化对弱势文化产生冲击

 

查看答案

苏联一直坚持认为是美国在战后推行的反共反苏政策导致了冷战。美国占据统治地位的观点是,苏联的扩张主义造成了冷战,美国采取的行动是自由人民对共产主义的勇敢和基本的反击。中国有学者认为冷战是美苏政治、军事、经济、意识形态、决策机构和决策人等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关于冷战的起源

A. 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观点

B. 不同研究视角会有不同结论

C. 中国学者观点是唯一正确的

D. 中美苏都是当事方全不可信

 

查看答案

1956—1964年,苏联工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为年均10.3%,超过所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美国的两倍。20世纪70年代中期,苏联进入历史上综合国力最强盛的时期。这些现象

A. 表明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一定成效

B. 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典型表现

C. 说明美国深陷经济危机难以自拔

D. 是美苏争霸在政治领域的体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