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明朝后期,福建南部“其地为稻利薄,蔗利甚厚,往往有改稻田种蔗者,故稻米益乏”。嘉...

明朝后期,福建南部“其地为稻利薄,蔗利甚厚,往往有改稻田种蔗者,故稻米益乏”。嘉定县“邑中种稻之田不能十一”,破产引起粮食供求脱节,吸引成批商人“载米而来者,舳舻相衔也”,“二三日即尽,获利且倍”。这种状况反映了

A. 南方普遍种植高利润的经济作物

B. 白银流通推动了农产品的商品化

C. 引进新的水稻品种导致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变化

D. 市场供需刺激了长途贩运贸易的发展

 

D 【解析】 材料“成批商人‘载米而来者,舳舻相衔也’,‘二三日即尽,获利且倍’”反映了江南地区对粮食的巨大需求刺激了长途贩运贸易,故D正确;材料“改稻田种蔗者”并不能说明南方普遍种植高利润的经济作物,故A排除;材料未涉及白银流通的信息,故B排除;材料反映了“改稻田种蔗”,并不是引进新的水稻品种,故C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浙东学派兴起于宋代,其代表陈亮“提倡‘实事实功’,有益于国计民生,斥责理学家空谈心性;主张富民,为富人说话”。据此可知,浙东学派

A. 集中反映了封建士大夫们的诉求

B. 倡导了经世致用的实学精神

C. 开启了批判传统儒家思想的先河

D. 改变了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

 

查看答案

下表为两汉时期传世文献中礼、法词频统计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 百家争鸣局面依然存在

B. 以法治国成为历史发展必然趋势

C. 儒法思想对立逐步加剧

D. 重法思想仍对社会产生较大影响

 

查看答案

有学者指出,周代的中央行政体制应是君主制,分封制只是建立在君主制基础上的一种地方行政体制,因此周代的国家政体,准确地说应是“君主制+分封制”,可称为君主分封制。据此可推知,周代

A. 实行了中央集权的专制政治体制

B. 实现了统治集团权力的高度集中

C. 建立了“多元一体”的统一民族

D. 协调了中央权威和地方分权关系

 

查看答案

秦始皇兼并六国、建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天意和民意的聚散离合,贯穿着中国历史。屈原伤怀自沉,逆天顺民。秦始皇统一天下,顺天逆民。秦末大乱,刘邦顺天顺民,建立汉帝国。……以史为鉴,当权者顺天重民,调和天意和民意,可谓是须臾而不可忘记。

——摘编自李开元《秦始皇的秘密》

材料二  始皇既殁,胡亥极愚,郦山未毕,复作阿房,以遂前策。云“凡所为贵有天下者,肆意极欲,大臣至欲罢先君所为”。诛斯、去疾,任用赵高。痛哉言乎!人头畜鸣。……虽居形便之国,犹不得存。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第六》

材料三  “使始皇有贤子,守其法而益振之,积至数十年,继宗世族,芟夷已尽,老师宿儒,闻见悉去,民之复起者,皆改心易虑,以听上之令,即有刘、项百辈,何能为哉!”

——张居正《杂著》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逆天顺民”和“顺天逆民”的具体表现。

(2)据材料二,指出秦“不得存”的原因。

(3)据上述材料,你认可张居正的看法吗?请说出理由。

 

查看答案

明治政府推行的地制改革是日本近代化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呈现出与西方不同的个性特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日本地制改革始于1869年,明治政府将各藩领主所辖版图(土地)和“户籍”(人民)收归中央。伴随着地制改革,政府着手税制革新,新地税的税率固定为地价的百分之三,一律交纳货币,保证了政府财政收入的稳定。由于地税改革,农民有了人身、移居、职业的自由,不再被紧紧地束缚在土地上了

——摘编自汤晓黎《日本明治政府地税改革探析》

材料二  明治政府地制改革大大增加了只收佃租不事经营的寄生地主的剥削收入。剥削佃租的半封建寄生地主在日本百般受到扶植,拥有强大的势力,对军国主义的一切举措坚决拥护。包括佃雇农在内的上千万农民的生活仍然十分贫困,直接造成了国内市场的极端狭小和资金匮乏,改革后农民的抗争反而更加高涨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治政府实行的地制改革举措,分析这些举措对日本经济近代化的积极影响。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明治政府的地制改革对日本社会长期发展的不利因素。据此,请你谈谈从中得到的农业改革启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