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苏维埃俄国四面被封锁、被包围,与世界隔绝,以后又与南方产量区、与西伯利亚、与产煤区隔绝,我们无法恢复工业。……‘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确实是‘一种功劳’”。列宁意在强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A. 已成为一种经济体制
B. 促进了工业经济的恢复
C. 符合俄国的具体国情
D. 是苏俄特定时代的产物
霍布斯鲍姆在《资本时代》中写道:在19世纪中期,欧洲大部分地区的大多数农民还是传统主义者,他们自动支持教会、国王或皇帝,反对城里人的“邪恶图谋”。材料表明当时欧洲
A. 现代化任重道远
B. 民主政治缺乏阶级基础
C. 资本主义发展缓慢
D. 农民与市民矛盾尖锐
古罗马《法学阶梯》有这样的表述:我们所适用的全部法律,都是给予每个人他应得的部分的这种坚定而恒久的愿望,但是这种愿望的实现,首先需要考察人,因为如果不了解作为法律对象的人,就不可能很好地了解法律。这说明罗马法
A. 具有永恒不变的普适性
B. 体现了法律至上原则
C. 注重保护每个人的权利
D. 蕴含着人文主义精神
下表是根据统计数据,近似推算出1991——2000年间中国农业、国有经济部门和民营经济部门对经济增长加速的贡献。这反映了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贡献因素(1991——2000)
A. 农业发展速度逐渐放缓
B. 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C. 国有企业改革任重道远
D. 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
甲午中日战争时期,英国人泰莱认为,“此役非中国与日本战,实李鸿章与日本战,大多数中国人于战事尚懵然无知也”。但在抗日战争时期,谁要是公开表示亲日,那必定会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这表明,抗日战争
A.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 促进了革命统一战线的形成
C. 开启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D. 推动中国走向现代民族国家
20世纪初,梁启超认为儒家的平、治天下(世界)观念是不切实际的梦想,必须加以抛弃,只有国家才具有最高的价值,才值得向往。可见梁启超
A. 开始否定儒家正统理念
B. 宣扬了维新变法的思想
C. 回应了严重的民族危机
D. 主张建立君主立宪政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