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一直在探索救国的道路。 材料一 善观水者,必观其澜。明末清...

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一直在探索救国的道路。

材料一  善观水者,必观其澜。明末清初以来,中国社会发生深刻变化。一些有识之士,勇立潮头,审时度势,引领时代。下列代表人物的言论所体现的思想作为时代精神,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分析指出三位代表人物言论分别反映的社会问题及主张。

材料二  “民生就是政治的中心,就是经济的中心和种种历史活动的中心。”“民生问题可说是社会进化的原动力。”——孙中山对西方文化的服膺,强烈的民族情感,加上职业革命家的传奇生涯,使孙中山的目光远比同时代人敏锐和高远。……他对民生下了一个定义:“可以说人民的生活——社会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便是。”

——冯天瑜《中国文化史》

(2)依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的观点,结合所学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说明孙中山为实现此理念所进行的努力。

材料三  严复认为:“西之教平等,故以公治而贵自知”“将教育者,其实常三宗;曰体育,曰智育,曰德育,三者并重”。

1912年,蔡元培批评清政府的教育宗旨说:“忠君与共和政体不合,尊孔与信教自由相违”。同年,中华民国教育部公布的《教育宗旨》规定:“注意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编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

1957年,毛泽东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3)阅读材料三,概括中国近现代教育目标的特点,结合时代背景对此进行分析。

 

 

(1)顾炎武:宋明理学脱离社会现实,明末文风空疏:提倡崇实致用的学风。 魏源:西方列强入侵,清廷昧于大势,对西方文明缺乏正确认识;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陈独秀:民族危机严重,北洋军阀专制统治,民主共和徒有虚名;关注国命存亡,提倡思想启蒙。 (2)观点:认为民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民生指人民的生活(或民生内涵丰富,包括人民生命、生存、生计等)。 努力: 理论方面:①将“民生”作为三民主义之一,提出平均地权,解决以土地为中心的财富重新分配问题;②将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提出“节制资本”。(写出1条给) 实践方面:①结束帝制,创建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为民生提供政治保障。②颁布了近代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临时约法》,强调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等自由。③南京临时政府颁布法律法规,奖励实业,促进资本主义发展,为人民提供生计。④亲自创办实业,修建铁路,改善民生。   (3)特点:将德、智、体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标准;不同时代对教育目标都有所补充、发展。 清末思想家提出,人才培养的标准以西方的自由、平等理念为核心;这一主张一度成为中华民国的教育宗旨。新中国成立后,教育方针强调培养社会主义的劳动者;改革开放后,强调培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全面发展的人。 【解析】 (1)顾炎武要求文章要明道、纪政事、察民隐、道人之善,这是要求文章能反映社会现实,符合实际的需要,是对崇实致用学风的提倡;联系所学明清之际进步思潮的背景可知,当时知识分子信奉的宋明理学脱离社会现实,明末文风空疏。结合“开眼看世界”的背景可知魏源生活于晚清,当时西方列强入侵,中国方面仍对西方文明缺乏正确认识,不能明智对待外来之物。从材料“独于行军利器则不一师其长技”和联系《海国图志》可知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杂志是一战期间,日本趁机大肆扩张在华势力,中国民族危机严重,国内则北洋军阀专制统治,民主共和徒有虚名;根据材料“有关国命存亡”并联系所学知识,陈独秀主张要关注国命存亡,提倡思想启蒙。 (2)观点:据材料“民生就是政治的中心,就是经济的中心和种种历史活动的中心”可得出民生内涵丰富,包括人民生命、生存、生计等;据材料“民生问题可说是社会进化的原动力”可得出认为民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第二小问关于理论方面依据新旧三民主义关于民生主义的主张回答即可;实践方面应从民主政治、法制建设、发展经济、以及交通运输设施等方面分析即可。 (3)特点:由“曰体育,曰智育,曰德育,三者并重” “ 注意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可以概括出将德、智、体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标准;由清末民初时期的教育宗旨、新中国初期的教育方针和改革开放后的教育法的变化中可以概括出不同时代对教育目标都有所补充、发展。据材料中严复注重平等、自由,蔡元培注重共和与自由,得出中国近代人才培养以德、智、体作为培养目标;根据毛泽东1957年提出的教育目标得出新中国成立初期主要是培养社会主义的劳动者;根据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控制改革开放后,强调培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全面发展的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思想的发展推动时代的变化。

材料一  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

——《孟子·离娄章句上》

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故号为天子者,宜视天如父,事天以孝道也。号为诸侯者,宜谨视所候奉之天子也。

——董仲舒《春秋繁露·深察名号》

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天子是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1)有学者认为,儒家心目中尽善尽美的政治就是所谓的“圣王之治”,亦即由圣人充任君主对民众进行统治,但也要对君主加以节制。依据材料一中历史上儒家的有关言论,并结合时代背景,对上述观点进行论述。

材料二  文艺复兴对于整个中世纪神权……的精神统治,都是一次强力反动。……一些先进的意大利人深刻地感悟到了人的伟大,并由对人的能力的充分肯定发展到对“个人的完美化”,即个人的充分发展的有意识的追求。……这种个人主义伦理观带来的最显著也最为深远的变化便是现代科学的勃兴。……文艺复兴时代理论家同时做起了实干家,思辨与实验、理论与实际开始结合,也正是这种结合后来敲开了科学革命的大门。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启蒙时代的哲人……受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很大,相信存在着不仅像牛顿所证实的那样控制物质世界、也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按照这一设想,他们开始将理性应用于所有领域,以便发现种种有效的自然法则。他们使一切事物——所有的人、所有的制度、所有的传统——受到理性的检验……更重要的是,他们发展起一系列革命的原则,打算通过这些原则实现大规模的社会改革。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并阐释材料所涉及重大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

 

 

查看答案

与现实主义相比,现代主义艺术在对待社会、人、自然与自我的关系上失去了平衡,关系是扭曲的,采用的表现方式是荒诞、寓意和抽象的。以下美术作品属于现代主义绘画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

根据这一理论,将时间和空间说成是绝对的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对这两种范畴的测量通常随着观察者的运动而改变。……对于门外汉来说,这些观点——通常用不能理解的数学公式解释——表明科学已经达到了能被人类所知的界限。上述理论的主要意义是

A. 开创了以实验为基础的近代科学    B. 预见海王星存在的准确性

C. 弥补经典力学对时空认识的不足    D. 发现能量辐射的运动原则

 

查看答案

印象画派开启了西方现代艺术的大门。以下关于印象画派说法正确的是

A. 产生于法兰西第一帝国时期

B. 突出理性,忽视画家主观感受

C. 画面构图严谨,重视表现细节

D. 借鉴了光学等自然科学成果

 

查看答案

不合时宜,渐渐澌灭,其合宜者,得以永存,此谓表道自然之理。但其说与耶苏(耶稣)之旨相反,故各国儒士,均不服其言。初时辩驳蜂起,今佩服者渐多,而格致之学从此大为改变。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 程朱理学思想传入西方

B. 进化论思想冲击了中国传统

C. 西方宗教思想传入中国

D. 启蒙思想推动中国教育变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