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春秋至战国前期,老子创立道家学派,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墨子创立墨家学派,李悝创立法...

春秋至战国前期,老子创立道家学派,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墨子创立墨家学派,李悝创立法家学派等。到战国后期,出现总结百家思想的人物如荀子,总结性的著作如《吕氏春秋》.这说明

A. 百家争鸣局面逐渐走向繁荣

B. 思想的综合与吸收成为发展趋势

C. 儒家学说社会地位得到提高

D. 不同学派的思想出现融合与趋同

 

B 【解析】 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的能力。材料强调的是战国前期各思想学派兴起,战国后期出现总结性的人物和专著,由此可知此时各学派思想的综合和吸收成为发展趋势,B项符合题意。A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黄霸(公元前130年一前51年),字次公,汉族,淮阳阳夏(今河南太康)人,西汉大臣,事汉武帝、汉昭帝和汉宣帝三朝。在颖川太守任上,指派优秀官吏深入乡村,宣讲诏书内容,让老百姓都知道皇上恩典与朝廷惠民政策。劝导农民搞好耕种桑蚕,节俭增收,种植树木,养殖牲畜。让驿站、乡里治所都喂养鸡猪,以便赡养鳏寡贫穷者。挑选德高望重长者担任伍长,让他们在民间作为表率并进行自治,引导民众向善去恶防奸。黄霸注重“普法”教育,将国家刑律均告之于民,达到家喻户晓,盗贼日益减少。朱元璋对于黄霸是这样评价:“古称任官惟贤才。凡郡县得一贤守令,如颖川有黄霸,中牟有鲁恭,何忧不治

——《汉代第一地方长官黄霸》

(1)根据材料,概括黄霸为政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评价黄霸的为政措施。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以下条款摘自1945年7月美、英和中三国政府对日本发表的《波茨坦公告》:

余等:美国总统、中国国民政府主席及英国首相代表余等亿万国民,业经会商,并同意对日本应予以一机会,以结束此次战事。

欺骗及错误领导日本人民使其妄欲征服世界者之威权及势力,必须永久剔除。盖吾人坚持非将负责之穷兵续武主义驱出世界,则和平安全及正义之新秩序势不可能。

吾人无意奴役日本民族,或消灭其国家。但对于战罪人犯,包括虐待吾人俘虏在内,将处以法律之裁判。日本政府必将阻止日本人民民主趋势之复兴及增强之所有障碍予以消除。言论、宗教及思想自由以及对于基本人权之重视必须成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波茨坦公告》发表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波茨坦公告》发表的历史意义。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905年,清廷宣布废除科举,兴办新式教育,在某种程度上顺应了社会发展的要求。借此机会,东北地区也同时设立各省的提学司,各府、州、县设劝学所,以下分为学区,形成自上而下一整套教育行政机构。当时小学分为初等、高等和两等三种,有的是新创办的,有的是对旧式私塾进行改造。黑龙江也于1907年将省城10所初等小学调整和扩充,改其中一部分以实业教育为主兴办。到1908年,奉天省建立女子学院26所,学生1238人,黑龙江的女学兴办不甘落后,1906年创办第一幼女学堂。新政时期,经多方筹措资金,向海外派出一批公费留学生,奉天省向日本、英国、比利时等国派出男女留学生59人,吉林向日本、俄国派出24人。东北新政作为清朝“新政”一部分,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东北被侵略的现状。

——摘编自赵玉杰《清末新政时期的东北文化教育改革》

(1)根据材料,概括清末东北文化教育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东北文化教育改革的历史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自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世界秩序的结构主要体现为世界帝国秩序和均势秩序。冷战结束后,雅尔塔体制虽然已经崩溃,但是新的世界秩序还没有确立。对于未来世界秩序的结构类型,学者们提出了不同的构想,主要体现在权威秩序模式、“地球村”模式、世界政府模式和多边主义秩序模式等。

——据于光胜《文明的融合与世界秩序》等整理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国际秩序演变与重建”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孔子在春秋时期兴办私学,广招学徒。他在教学中善于诱导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如“循循善诱”“温故知新”等;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和学习的过程和态度,主张“因材施教”;注意学生“学思行”的结合;注重道德教育任务的培养,向学生传授“知”“仁”“勇”三方面的知识,这也是知、情、意的道德教育的基本过程

——摘编自陈景磐《孔子的教育思想》

材料二  五四运动之后,中国又出现了一位努力践行平民教育的人物——陶行知,他根据“生活教育”的理论创办了各类新型学校。他认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教育以“生活”为前提,不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教育就不是真正的教育。他坚决反对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近代中国的危机多难,使“教育救国”成为许多知识分子的梦想,陶行知正是其中最为杰出的人物之一。陶行知凭借其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注重实践探索的积极创举,在中西方文化巨大冲击的时代背景下,形成了一套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体系。毛泽东称赞他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摘编自王琳《陶行知的师范教育思想对当代教师教育的启示研究》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孔子办学的历史背景,并概括其教育思想。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教育存在的不足,并简要分析毛泽东称赞陶行知“他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的原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